四川千年石龍將現身 張獻忠千船沉銀謎團待解(組圖)

2016-03-17 10:11:39 來源:華西都市報 責任編輯:黃如萍

0瀏覽 評論0

四川千年石龍將現身 張獻忠千船沉銀謎團待解(組圖)

“石龍對石虎,金銀萬萬五,誰人識得破,買到成都府”。

張獻忠千船沉銀的傳說,一直為人津津樂道,而這首一直在眉山市彭山區江口鎮流傳數百年的童謠,也成為無數人追求張獻忠財寶的“尋銀訣”。

去年底,國內10余名權威專家齊聚彭山,并宣布:彭山“江口沉銀遺址”經考證為歷史記載的張獻忠沉銀中心區域之一。流傳數百年的童謠,終被證實。

3月14日,記者從彭山區文管所了解到,經四川省文物管理部門批準,石龍保護工程于14日當天全面動工,石龍將進行全面清淤,被掩埋的龍頭和龍身將現世,3個月內石龍將有“出頭之日”。

據彭山縣編志局原局長徐原烈1944年的考證,石龍石虎鑿造于宋代伏虎寺(今不存)山門外,并題詞“石龍對石虎,金銀萃山藪,中華寶藏興,民族昭千古。”可惜的是,石虎于“文革”中被毀,石龍由于被泥沙覆蓋而得以幸免。

1984年,當地按照原型,重修了石虎,并將其移到了距離石龍只有二十米的地方。

“石龍對石虎,金銀萃山藪”是什么意思?難道山中真的藏有金銀?由于年代久遠,當地人也說不清詩詞的寓意了,至于寶藏,也沒聽說誰發現過。倒是當地一直流傳著“石龍對石虎,金銀萬萬五。誰人識得破,買到成都府!”的順口溜。

這首古老的童謠,雷前銀早已爛熟于心。83歲的雷前銀是土生土長的江口人,他曾聽祖輩說起過一個傳說:當年張獻忠在江口沉寶后,派一名將軍在此匿藏起來,守護江底寶物。將軍去世后,變成石虎雄踞此處,與河中的石龍遙遙相望。之后,這位將軍的后人也混作當地村民長居此地。

在老人心中,這只是童年的記憶,而在10多名全國專家看來,這更像是破譯張獻忠寶藏的密碼。

2005年、2011年在岷江河道建設過程中,彭山江口地區兩次出土大量文物,均與張獻忠聯系緊密。12月25日,10余名國內考古、歷史專家齊聚彭山江口,實地考察江口沉銀遺址,參觀出土文物。

當天下午,10余名專家共同簽字,形成《意見書》認為,2005和2011年,在當地工程建設中發現了大量文物,文物出水地點與文獻記載張獻忠“江口沉銀”地點一致,出水文物中包括銘刻年號的金冊、銀錠及“西王賞功”金幣、銀幣等。通過與歷史文獻相比較,基本可以確定“江口沉銀”的記載可信,彭山“江口沉銀遺址”即為歷史記載的張獻忠沉銀中心區域之一。

巴蜀文化專家、《張獻忠傳論》作者袁庭棟說,張獻忠作為流寇,一路殺燒搶掠,并靠沿路所奪,作為后勤儲備,因此將財寶主動埋入江中,可能性不大。“當年傳言成都錦江埋有寶藏,挖過一次,一無所獲,也證明主動埋入江底不可信。”他認為,張獻忠戰敗后,財寶落入江中一說更為可信。“彭山江口是川西地區最大的渡口,也是歷代水戰主要戰場,最后一次水戰,就是張獻忠大戰楊展。”袁庭棟還特別提醒彭山方面注意,“江底可能藏有當年掉落的兵器。”

張獻忠是陜西延安人,明朝崇禎三年(1630年)在米脂參加農民起義,號稱“八大王”。1643年后,張獻忠占據武昌、長沙,控制湖南全省、湖北南部等地區。1644年,張獻忠攻破成都,在成都稱帝,建國號“大西”,改元“大順”,以成都為西京。

張獻忠在成都立足不久,就與南進的清軍展開惡戰。1646年,張獻忠在四川西充鳳凰山與清軍戰斗時被箭射死。歷史文獻和民間傳說都稱張獻忠兵敗四川時曾有大量金銀沉江。

參與評論

圖片新聞

視覺美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