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屆亞洲藝術節綜述 海內外三千萬泉州人共同狂歡
全域+全民
文化生態的嶄新土壤
人人參與、人人盡力、人人享有,十八屆五中全會提出的“共享發展”理念,也是亞藝節精髓所在。泉州精心籌劃了文藝展演、藝術博覽、文化交流對話、魅力文都、網絡亞藝節、主題公園6大板塊16項主體活動和25個延伸項目,力求打造人民節日。以“魅力文都”板塊為例,為讓更多百姓參與感受,板塊又裂變出73個項目,當中,單單“精品展演”項目又延伸出32場演出……類似的裂變與延伸效應,催生了成百上千的各色活動,讓亞藝節成為遍地開花的藝術綻放、日夜狂歡的民眾盛宴。
全域聯動,力求縣縣有精品。在白鶴拳發源地永春,來自15個國家和地區的338位白鶴拳師以拳會友。在中國瓷都德化,最古老的柴燒陶瓷作品展,與最前沿的陶瓷電商峰會相得益彰。藤鐵業發達的安溪,一面包攬首屆中國家居工藝文化博覽會,一面將海內外藝術大師經月創作的15件雕塑精品,永久留在了過溪綠色長廊。掌中木偶技藝出眾的晉江辦起國際木偶節,囊括10國精彩。此外,本市各地、各高校文化資源也被調動整合。在泉州幼高專專場,該校表演團與柬埔寨藝術團同臺獻藝。在華僑大學專場,緬甸學生獻上了家鄉舞蹈。
全民共享,贏得超百萬人次觀看參與。安溪專場,距離晚會開始還有20分鐘,劇場里水泄不通,就連過道都擺上了小板凳,甚至還有不少人全程站著看戲。群眾既是觀眾,也當演員。泉港市民拿出小組合唱《夜來香》、歌伴舞《祝福祖國》等經典節目,PK韓國清州“田建浩舞蹈團”、越南新活力竹樂團的“國際范兒”。市區小朋友們用一部改編自漫畫《惠女阿芳》的少兒舞臺劇“萌”化觀眾的心。一切一磋,國內外藝術團也和泉州人民結下寶貴友誼。孟加拉國舞蹈團就收獲了泉州市青少年宮贈送的一尊“天地方圓中國紅”德化陶瓷作品。團員們抱著它合影,愛不釋手。
“亞藝節更是一個‘可看、可聽、可體驗’的節日。” “大罐秀”吸引了如織人潮,使西街大麥倉成為亞藝節最繁華的去處。亞藝公園主雕“海之夢”成了不少攝影愛好者創作的新地標。來自西班牙、法國、韓國的明星大廚輪番掌勺國際藝術美食節,帶來味蕾盛宴。來自比利時的專業舞者在日本DJ的引導下,與泉州廣場舞阿姨“飆舞”,嗨爆現場!
全媒體見證,海內外三千萬泉州人共同狂歡。央視新聞聯播實時關注了亞藝節的開閉幕。開幕式當晚,東南衛視、泉州臺、泉州網、泉州通手機客戶端等多家媒體全程直播了開幕式。東南衛視的直播收視“挺進”當天全國欄目收視前十,泉州網、泉州通的網絡直播觀看人數突破5萬人次。線上,亞藝節動態占據幾大網絡媒體首頁,新浪網亞藝節專題點擊量突破500萬,新華網也達到近340萬;線下,本地報紙銷量“飆升”,一位老人為了看一份亞藝節報紙,連跑七八個報刊亭還買不到。40名本地車友,在東南亞自駕萬里行中拍攝微視頻,發布新浪微博,并發動東南亞國家網友關注、參與亞藝節,引起超百萬人次網友參與話題討論。
這同樣是提升市民精神生活的絕佳契機。亞藝和文都帶來了眾多國際分量的活動,他們的持續上演,讓市民潛移默化地感受著文化的力量。如今,泉州人的夜生活里,除了聚餐、打牌、喝酒、唱歌,聽一場演奏會,看一部電影,成了再平常不過的事。而在亞藝節期間,這一變化尤其明顯:立冬過后,南國之夜秋風蕭瑟,但源和1916街區的廣場舞臺,每晚都在上演熱火朝天的追星“千人行”;朋友圈也成了一張生動的“亞藝地圖”,有的邀約“誰想一起去”,有的圖文并茂地曬出“過節”的畫面與心情。文化生活納入日常計劃,文化消費列入生活賬單,全域化文化生活的夢想逐漸照進現實。
相關閱讀
-
泉州市區迎來8萬掃墓大軍 緬懷先人提倡文明祭掃
泉州市區墳墓最為集中的“兩園一山”,前來掃墓的人流量約8萬人次,其中泉州宏福園3 5萬人次,皇跡...更多
2014-04-06 21:02:43
-
-
泉州鯉城率先受理“單獨兩孩”申請 兩對夫妻領表
福建省“單獨二孩”政策于3月31日正式啟動。昨日,鯉城區率先在全區范圍內啟動受理“單獨二孩”申請...更多
2014-04-03 09:36:40
-
-
泉州在菲律賓辦四大活動 讓世界感受“文都”魅力
富有泉州特色的惠女服飾展示感知東亞文化之都泉州·閩南文化菲律賓行活動圓滿結束,泉籍菲華鄉賢反...更多
2014-04-02 10:16:30
-
-
中國文聯表演藝術家泉州開展 姜昆唐國強等亮相
“綠葉增春——中國文聯著名表演藝術家書畫聯展”3月31日在泉州市開幕,覃志剛、姜昆、唐國強、徐沛...更多
2014-04-01 18:03:40
-
泉州市2013年人均GDP突破1萬美元 比增10.2%
繼2012年泉州人均地區生產總值(GDP)突破9000美元大關后,去年全市人均GDP再次跨越新節點,達到101...更多
2014-04-03 19:0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