閩粵贛十三市聯席會召開 泉州將投800億建交通網

2014-11-26 09:09:26 來源: 海峽都市報

0瀏覽 評論0

海峽都市報閩南版11月26日訊(記者 陳麗娟 見習記者 夏鵬程 文/圖)未來5年,泉州計劃投入800億元以上資金,推進港口物流、吉永泉鐵路等交通基礎設施建設,進一步打通連接閩粵贛三地的交通干線,讓相互之間的產業投資、貿易往來、人文交流更加密切。

昨天上午,閩粵贛十三市黨政領導第18次聯席會議在泉州召開。會議以“深化文化交流協作 助推區域經濟發展”為主題,探討更多合作。十三市共同發布了《深化閩粵贛十三市文化交流合作意見》,按照相融性和共同性的原則,會議將閩粵贛十三市的區域文化概括為“三種文化 一種精神”,即閩南文化、客家文化、潮汕文化及蘇區精神。

會上,泉州市委副書記、市長鄭新聰介紹說,閩南文化、客家文化、潮汕文化雖各有淵源,但始終相互交融。這次東亞文化之都·2014泉州活動年的閉幕,也是泉州建設“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先行區”的啟幕。

我們將堅持文化交流和經貿合作“雙輪驅動”,在“海上絲路”沿線國家和地區拓展更多商機,全方位提升泉州對外開放水平。期待十三個兄弟城市都把地域文化優勢充分發揮出來,更好地凝聚海內外鄉親力量,在服務國家“一帶一路”戰略中做出更大的貢獻。

閩粵贛十三市,都有誰?

閩粵贛十三市區域合作的全稱是:閩西南、粵東、贛東南經濟合作區(簡稱“閩粵贛十三市合作區”),是海峽西岸的南翼組成部分,創建于1994年,今年是第18次召開黨政領導聯席會議。

閩粵贛十三市指的是福建省的廈門市、泉州市、漳州市、龍巖市、三明市,廣東省的汕頭市、潮州市、揭陽市、汕尾市、梅州市和江西省的贛州市、鷹潭市、撫州市。

十三市之間,關系咋樣?

閩粵贛十三市,早在基礎設施聯通、產業合作方面都有新的建設進展。會議通報,去年以來,協作區內廈深鐵路、向莆鐵路、龍廈鐵路相繼開通運營;廈漳跨海大橋、廈安高速、莆永高速龍巖段、泉州段和南石高速正式通車;潮汕、廈泉等城際公交線路相繼開通等。

據介紹,廈漳泉城市聯盟線(廈漳泉同城大道)廈門境內全線貫通,漳州先導段已開工建設,泉州段前期工作順利推進。廈漳泉已初步實現了教育、衛生、文體、旅游等領域資源的協作共享,社會保障、就業服務、城市管理、生態保護等領域服務的協同管理。

產業合作園區方面,廈門市思明區、湖里區與泉州市安溪縣在安溪南翼新城規劃區官橋鎮內選址共建廈門泉州(安溪)經濟合作區,力爭湖里園明年上半年完工并交付投產;泉州晉江、龍巖長汀兩地聯合共建晉江(長汀)工業園區。目前該園區已落戶7家,總投資39.7億元。

近年來,十三市的綠色(生態休閑)、藍色(海洋文化)、紅色(革命傳統)和古色(歷史民俗)四方面文化元素,已實現了強強聯合,跨區域文化旅游漸成熱點。

今后十三市打算怎么干?

昨天會上,十三市共同發布《深化閩粵贛十三市文化交流合作意見》。按照相融性和共同性的原則,會議將閩粵贛十三市的區域文化概括為“三種文化一種精神”,即閩南文化、客家文化、潮汕文化及蘇區精神。

按照《意見》,下一階段,十三市將以深化文化交流協作作為切入點,進一步整合旅游文化資源,拓展區域合作領域。加快建設銜接配套協作區公路、港口、機場的基礎設施服務體系,實現區域市場共拓、資源共享、信息互通、優勢互補的良性互動效應,推動閩粵贛十三市緊密型實質性合作發展。具體而言,即深化推進互聯互通,共同拉近合作時空距離。鄭新聰說,這也是國家“一帶一路”戰略、中央支持福建跨越發展的重要切入點。

十三市還將加快廈漳泉大都市區、閩西南城市群、汕潮揭同城化、粵東城市群、閩粵贛邊區等重點區域抱團發展,促進區域內形成若干個“經濟密集區”。

[責任編輯:林春婷]

相關閱讀

徐鋼出席全省安全生產工作會議 到南安企業調研

徐鋼出席全省安全生產工作會議 到南安企業調研

參觀南安群峰機械有限公司、南安市九牧衛浴股份有限公司兩家安全生產標準化建設示范企業。更多

2014-08-13 07:00:14
安慶書記拿日歷當講稿:會議用礦泉水每瓶30元

安慶書記拿日歷當講稿:會議用礦泉水每瓶30元

7月11日下午5時,微博網友“交警朱小志”發照片,虞愛華手里拿著一張廢棄的日歷紙做講稿,日歷紙背...更多

2014-07-14 23:17: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