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的海邊 聽漲潮的聲音
2014-06-15 17:32:00 來源: 福建日報
0瀏覽 評論0條
□葉睿葆
我喜歡站在東海邊,聽漲潮的聲音。
那聲音從海天交匯的地方遠遠傳來,挾著風,裹著浪。起初只是一道細細的波浪線,漸漸地、漸漸地,波浪越滾越大,聲音也越來越大,直到眼前,勢若奔雷,“驚濤拍岸,卷起千堆雪”……
這是一種多么撼人心魄的視聽組合,這是一曲世上再高明的樂隊也無法演奏的交響樂。海的大氣、海的激情、海的力量,被表現得如此淋漓盡致。
這才是海,這才是泉州的海。
在一陣陣漲潮聲中,我的目光穿越這片煙波浩渺的海域,眼前浮現的是帆檣林立、“市井十洲人”的繁華。
有位教授曾經說過,海洋文化,具有明顯的重商主義傾向,具有顯著的開放型特征。而泉州,堪稱是閩南海洋文化的代表,是閩南海洋文化的核心。
史籍記載,早在南朝,泉州就開始與國外貿易往來;唐代,泉州與交州、廣州、揚州并稱“四大貿易港口”;宋元時期,泉州更是與亞歷山大港齊名,成為“東方第一大港”,與世界100多個國家建立貿易關系。“大批商人云集在這里,貨物堆積如山,的確難以想象”,“余見港中,有大船百余,小船則不可勝數矣”…… 這些文字,見諸600多年前馬可·波羅和伊本·白圖泰的游記。
藍藍的泉州灣,曾經鋪就一條中國對外貿易的海上絲路,成為當時世界了解中國的一個窗口。各種文化在這里交流交匯交融,造就了一座多元文化的寶庫。
如今,當我佇立在市舶司的遺址前,當我漫步在崇武古城下,我總會假想,如果沒有元末兵亂,如果沒有倭寇犯境,如果沒有明清“海禁”,或許,泉州的海已不止沸騰400年……
然而,歷史沒有假設。“漲海聲中萬國商”,已經成為泉州人記憶久遠的輝煌和重新追逐的夢想。
三事實上,泉州的海從沒靜寂過。
泉州人耕海為田,視海如命。即使是在明清官府嚴令“遷界禁海”的時期,泉州沿海仍然“暗潮”涌動,有一種叫私商的民間貿易,一直活躍在泉州港口貿易的歷史上;即使是在“文革”大割資本主義尾巴的非常時期,仍然有一部分泉州人冒險偷偷地進行對外商業貿易。
大海,賦予泉州人開放包容的性格、敢闖敢干的精神。泉州人堅信“三分天注定,七分靠打拼,愛拼才會贏”。只要一張地圖、一只羅盤在手,就敢駕馭一葉扁舟挑戰大海。
這種精神特質,就像是一股潛在海底的力量,隨時都可能風生水起。改革開放以來,泉州迅速成長為中國的“品牌之都”和“民營經濟樂園”,創造了令人矚目的“泉州模式”。
泉州,在一片新的海域上,創造了新的輝煌。
四海,是泉州人的家園、希望和舞臺。在經濟全球化的浪潮中,泉州,一幅東亞文化之都、新海上絲路建設的藍圖徐徐展開。541公里的海岸線,再次開啟了“梯航萬國”的夢想。
藍藍的泉州灣,展開了寬闊的胸懷;火紅的刺桐花,點燃了創業的激情。
漲潮聲中,又見百舸千帆。
相關閱讀
-
-
福建泉州后渚港:一艘宋代古船的前世今生(圖)
泉州后渚港,一段“機緣巧合”讓沉寂700余年的宋代古船拋卻塵沙與世人見面,見證了“泉州港”興盛的...更多
2014-05-16 16:19:13
-
-
泉州挖出明代古墓 墓志銘還原倭寇時代泉州人(組圖)
在那個官宦爭斗的時代,丘啟雍以清官海瑞為榜樣,不攀附權貴,貪污腐敗。他從九品官做起,有才能有...更多
2014-04-04 09:44:57
-
泉州文化:膽略與智慧的碰撞
泉州文化就是這樣:多元而不互相排擠,古老而不盲目守舊,兼備包容與創新的人文情懷。泉州的文脈之...更多
2014-05-09 13: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