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青研發農業電動設備 讓農業操作變得更省力
2021-10-13 08:43:21 來源: 海西晨報
0瀏覽 評論0條
在湖里區五金城的一間店面里,臺青黃昭綺正忙著打包電動割草機,這批產品將發往廣西送到顧客手中。來廈創業六年,秉承著讓農業生產變得更省力的想法,她所推廣的電動割草機等園林、農業用具已經在大陸打開市場,從福建到廣西都有她的客戶。
因地制宜改良臺灣產品
大陸地大物博,農業前景廣闊,對農林用具的需求量大。正是看中這點,黃昭綺才決定前來發展。“目前市面上的割草機大多是燒油,能耗較大。而我們在臺灣的公司從2013年就開始研發電動割草機等產品。”黃昭綺告訴記者,“我們的產品申請了專利,充電后使用時間更久、轉速更大。”2015年,黃昭綺和母親一起嘗試到大陸推廣,最終在2019年正式落地廈門,開設了公司。
初來大陸,黃昭綺本以為可以憑借在臺灣的經驗快速打開市場,但這原本的優勢卻變成了在大陸發展的障礙。“大陸跟臺灣比起來真的是太大了,在大陸的農場里電動割草機每天的使用時間在8小時左右,比臺灣的使用時間長。”黃昭綺解釋說,他們的產品一開始是按照臺灣的使用市場設計的,在大陸不太適用,他們不得不對產品進行升級,讓割草機可以適用更長時間的工作。
除了提高電機的性能,增加使用時間外,黃昭綺還計劃提升電動割草機的扭力。“我們的設備主要是針對山丘等地形,福建與廣西多山地,是我們的目標市場。”黃昭綺告訴記者,他們前往廣西等地的果園考察,發現果農會利用一些網子、塑料繩等輔助果樹生長,時間長了這些雜物老化掉落在地上,很容易影響割草機工作。“我們準備加大電動割草機的扭力,破除使用時的阻礙。”
在不斷考察與實際使用中,黃昭綺的電動割草機不斷優化,目前已經升級到第三代。
拓展業務建立試驗基地
經過多年的推廣,他們的產品已經有了穩定的客戶群體。在廈門,他們的設備主要用在園林綠化上,漳州、廣西等地區則以果園農戶為主。
2020年,黃昭綺在廣西也設立了公司,推廣他們的產品。“接下來,我們計劃與當地的果園合作,打造試驗基地。我們會陸續推出新產品,新產品上市之前,需要通過實地使用,收集一些數據。”黃昭綺告訴記者,針對福建一帶盛產茶葉的情況,他們正在研發電動采茶機,預計明年推出。“目前市面上的電動采茶機馬達主要放在手柄上,我們改良的方式是將馬達移到后面和電池一起可以背在背上,大大減少手上的重量,讓使用者可以更輕松。”
黃昭綺認為研發農林用具的出發點就是讓農業操作變得更省力,除了電動割草機、電動采茶機,他們還研發了電動剪刀等產品。“在臺灣,從事農業的人年紀越來越大,力氣大不如從前,這些電動產品可以讓它們工作時更加輕松,也能夠提高工作效率。”黃昭綺說。
對于這一行業的前景,黃昭綺十分看好。“2015年前后,很多人開始搞農業,一開始大家把錢砸在果園里,沒有錢買機器,現在已經開始盈利,相信他們對于設備的需求也會加大。”(晨報記者陳翠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