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BA下賽季“變臉”三招 多數俱樂部支持保留亞外
2015-04-30 09:56:11 來源: 京華時報
0瀏覽 評論0條
CBA聯賽委員會會議于27日-29日在杭州召開,會議討論決定,CBA使用亞洲外援的政策進行調整,調整為上賽季后6名球隊2015-2016賽季有資格使用亞洲外援,且亞洲外援末節出場不受限制。
1 亞洲外援將逐年縮減
上賽季,CBA共有8支球隊享有亞洲外援資格,這對聯賽格局也造成了很大影響。青島由墊底一舉升至常規賽第三,第14的吉林升到第5,第16的山西升到第6。
27日在杭州召開的聯賽委員會上,CBA各俱樂部老總圍繞亞外的使用進行了討論。最終亞洲外援得以保留,只是名額由上賽季的8隊減少到了6隊。據了解,上賽季CBA有重慶和江蘇同曦兩支新軍,因此名額放寬。考慮到本賽季已經沒有新軍加入CBA,亞洲外援的名額被削減了2個,但末節亞外可以上場的規則不變。此外,2016-2017 賽季、2017-2018賽季,則進一步縮水到只有后5名球隊才有亞外名額,亞外依然會在CBA存在下去。
另一項比較重要的改變則是從2015-2016賽季開始,非“全華班”的球隊與“全華班”球隊比賽時,外援上場時間由原來的兩人4節5人次,縮減為兩人4節4人次。顯然,這一政策受惠最大的還是八一隊。
>>相關
多數俱樂部支持保留亞外
有關亞洲外援的使用,在CBA各俱樂部間也產生過許多爭論,有人認為,這與末節單外援的政策相悖,但由于它能使上賽季排名靠后的球隊受惠,依然有很多支持的聲音。
去年9月,關于是否保留亞洲外援,就曾在CBA聯賽委員會上引發激烈爭論。賽季中期曾傳出亞洲外援可能取消的傳聞,不過在賽季結束前,又有消息說,這一政策會得以保留。經過這次杭州會議,亞外政策保留了核心的末節出場。關于這一點,有俱樂部提出過異議,因為末節單外援是為了培養本土球員,能用亞外的球隊,等于球還是在兩個外援手里。有俱樂部經理表示,“有亞外的球隊,末節優勢太大了,我們等于前三節必須得發力,第四節才不至于太有壓力。”
雖然亞外政策爭議很多,卻依然獲得了多數俱樂部的支持。有俱樂部老總就表示,“這種政策讓各隊實力更接近,排名靠后的隊也有動力,能繼續投資。末節多一個外援,比賽變得更激烈,聯賽水平高了,對國家隊也是有好處的。”
2 新賽季擬采用統一選秀
從下賽季開始,CBA將考慮實行港澳臺球員、大學生球員參加統一選秀,這一方案原則上已經獲得各隊同意。
在年初的總經理會議上,提出了CBA的選秀方案,規定首次進入聯賽的部分球員需要參加選秀,包括港澳臺球員、大學生球員和CBA俱樂部、非CBA俱樂部自己培養的球員。對于最后一種人群的界定是,某俱樂部的青年隊球員如果下賽季想到本俱樂部一線隊注冊參加CBA聯賽,則不受此限制;如果是其他俱樂部想要這名青年隊球員,則該球員必須參加選秀。
在上賽季,球隊席人員經常指責裁判,還發生了球隊人員賽后毆打工作人員的情況。為了加強對球隊席的管理,便于對違規人員調查取證,下賽季開始將在場館增設兩臺錄像設備,專門針對球隊席區域。針對上賽季發生的賽風賽紀問題,為了消除處罰盲點,加大處罰力度,會議還通過了對聯賽紀律處罰規定進行修改完善的建議。
3 下賽季或有職業裁判執法
籃協對上賽季CBA進行了總結,給出了很多正面的意見,并準備先在裁判中摸底,為未來裁判職業化進行準備。
在總結上賽季聯賽中,籃協提到了客場球隊的勝率,常規賽20支球隊在380場比賽中,客場獲勝147場,總勝率是38.7%,已接近NBA的39%-40%。這是CBA聯賽20年來的第一次。上述數據應該是處于比較客觀、合理的范圍。而上賽季CBA常規賽客場勝率偏低一些,只有32%。本賽季總決賽,共6場,客場球隊勝了3場,勝率更是高達50%。客場勝率的提高,在一定程度上也說明了裁判員堅決貫徹“球隊、球迷有主客場,而裁判沒有主客場”的執法理念,公平、公正性進一步提升。
上賽季,共有65名裁判先后執法,其中國際級39人,國家級26人。籃協認為,裁判工作總體上良好。特別是那些半職業裁判,都是經驗豐富的國際級裁判員,表現出很高的職業素養。籃協將把裁判職業化當成CBA的發展方向,現在開始啟動裁判職業化的各項工作,最快下賽季,可能就有職業裁判執法。
京華時報記者 周磊
相關閱讀
- (2014-07-16)世界杯后J羅紅透半邊天 巴薩欲開價9000萬搶人
- (2014-10-11)外媒曝歐冠下賽季將改革 死亡之組幾率大增
- (2014-10-11)歐冠聯賽下賽季改革 小組賽抽簽分檔原則有變
- (2014-10-11)歐冠下賽季將改革 衛冕冠軍+7聯賽冠軍成種子
- (2014-10-16)申花收官階段全力以赴 巴蒂斯塔:下賽季還想執教
參與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