滬指失守4500點 預測分析:2股后市必將暴漲(圖解)

2015-05-21 15:34:28 來源: 股城網

0瀏覽 評論0

五一小長假前的最后一周,滬深兩市持續震蕩整理,且量能不斷萎縮,滬指失守4500點,市場多空分歧逐步加大。

特別值得關注的是,隨著行情進入5月份,“五窮六絕”的股市魔咒開始游蕩在4500點上空,并由此更加引發了市場對后市的擔憂,但分析人士指出,中央政治局4月30日召開會議,從貨幣政策、財政政策、基礎設施項目等多方面,對“穩增長”進行全面部署。因此,在貨幣政策寬松預期不變和改革紅利驅動下,市場強勢格局仍將延續。

滬指失守4500點

資料圖

五一節前,市場呈現出連續震蕩調整態勢,以至于市場沒有實現4月份的完美收官,其主要原因還是緣于近期的利空發酵。

首先,券商降低杠桿動作。包括中信證券等大型券商調整了融資標的的折算比例,很明顯的一個動作就是降低杠桿比率。

其次,國企改革合并預期降低。中國石油、中國石化4月27日雙雙漲停,當日晚間發改委以及相關的公司便發布公告稱并不存在石化雙雄合并的可能性,受此影響“兩桶油”在接下來的三個交易日連續下跌,不僅拖累了大盤的運行,同時也打擊了市場對于國企改革合并的預期熱情。

第三,節日情結顯現。經過前期市場的持續飆升后,部分個股在小長假前出現了明顯的籌碼松動,節前獲利了結的套利心態明顯。尤其是前期領漲的核電、“一帶一路”、國企改革等概念個股(如中國一重、上海石化等)紛紛回落,龍頭個股的示范效應減弱,制約了市場人氣。

第四,新股發行節奏將加快。5月份新股發行一月兩連發,而且中國核電即將IPO,中字頭的大象也出現了回調。有觀點認為,從新股發行節奏加快,可以明顯的看出管理層調控牛市,使瘋牛轉慢牛目的越來越明確。

盡管節前市場出現了持續的劇烈調整,但支撐本輪牛市的兩大主要根基依然存在,并且預期會日趨增強。

剛剛過去的一季度,中國7%的經濟增速創出近年新低,并逼近“7%左右”這一全年控制目標。在中國經濟運行走勢分化,下行壓力仍然較大的情況下,中共中央政治局4月30日召開會議,從貨幣政策、財政政策、基礎設施項目等多方面,對“穩增長”進行全面部署。

會議明確了穩增長的核心依然是穩投資,其中重要抓手就是重大基礎設施項目建設。此次政治局會議進一步明確:積極的財政政策要增加公共支出,加大降稅清費力度。穩健的貨幣政策要把握好度,注意疏通貨幣政策向實體經濟的傳導渠道。

與此同時,4月28日午間,證監會發布消息,提醒廣大投資者、尤其是新入市的中小投資者要做足功課,理性投資,尊重市場、敬畏市場,牢記股市有風險,量力而行,不要被市場上“賣房炒股,借錢炒股”所誤導,不要盲目跟風炒作。盡管這已是4月份以來證監會第四次提示股市風險。但整體來看,管理層呵護股市的態度顯而易見。

除了有深港通等政策利好外,在4月中旬,強調加強融券業務后一天,證監會就加班說明,稱絕非想要打壓股市,挽回市場人氣;而對于印花稅、資本利得稅等傳聞,證監會同樣在第一時間內辟謠,關心程度可見一斑。此外,目前證監會對股市的控制也更加市場化,例如加快新股上市節奏、打擊違規交易等,目的都是希望牛市慢下腳步,更加理性。

綜合來看,經歷了大幅上漲后面臨幾大壓力之下市場出現一定的調整實屬正?,F象,短期出現階段性的整理似乎已經達成市場共識。不過從長期的趨勢來看,牛市遠遠沒有結束,震蕩整理不會影響牛市根基,僅僅是牛市的中途歇一歇腳。

滬指尾盤跳水失守4500點 2股后市必將暴漲

周三早盤滬指高開高走,權重股漲幅較小,題材股全線爆發,其中次新股、智能機器概念掀漲停潮;午后開盤繼續震蕩上揚,尾盤跳水近2%,截止收盤滬指報4446.29點,漲28.74點,漲幅0.65%,深成指報15337.08點,漲209.71點,漲幅1.39%,創業板報3406.28點,漲83.51點,漲幅2.51%,兩市逾200股漲停。

周三早盤滬指高開高走,權重股漲幅較小,題材股全線爆發,其中次新股、智能機器概念掀漲停潮;午后開盤繼續震蕩上揚,尾盤跳水近2%,截止收盤滬指報4446.29點,漲28.74點,漲幅0.65%,深成指報15337.08點,漲209.71點,漲幅1.39%,創業板報3406.28點,漲83.51點,漲幅2.51%,兩市逾200股漲停。

成交量方面,滬市成交8061億元,深市成交8475億元,兩市共成交16535億元。

盤面簡述

周三市場再現普漲格局,券商、保險、銀行等昨日推動股指上漲的權重股,早盤小幅調整,午后成為推動股指上行的重要力量。臨近尾盤,滬指自4500點上方快速跳水。智能機器、4G概念、網絡安全、通用航空、3D打印、國產軟件、高校、北斗導航等板塊漲幅居前。中小板和創業板再創新高,盤中最大漲幅4%。目前市場4500點壓力依舊很大,建議投資者繼續逢低挖掘滯漲藍籌股和回歸到上升趨勢線附近的中小盤個股,同時對于前期大漲的個股,要舍得放手。

板塊方面,智能機器板塊出現漲停潮:佳士科技(300193,股吧)、工大高新(600701,股吧)、慈星股份(300307,股吧)、亞威股份(002559,股吧)、先導股份(300450,股吧)、機器人(300024,股吧)、博實股份(002698,股吧)、三豐智能(300276,股吧)、海倫哲(300201,股吧)、長榮股份(300195,股吧)、瑞凌股份(300154,股吧)、康力電梯(002367,股吧)、秦川機床(000837,股吧)紛紛漲停,匯川技術(300124,股吧)再創新高!通用航空板塊大漲6%:四創電子(600990,股吧)、海特高新(002023,股吧)、中直股份(600038,股吧)、博云新材(002297,股吧)、貴航股份(600523,股吧)漲幅超7%。

消息快遞

1、高性能醫療器械獲政策支持

經李克強總理簽批,國務院日前印發《中國制造2025》,部署全面推進實施制造強國戰略。這是我國實施制造強國戰略第一個十年的行動綱領。圍繞實現制造強國的戰略目標,《中國制造2025》明確了9項戰略任務和重點,其中重點提到,大力推動重點領域突破發展,聚焦生物醫藥及高性能醫療器械等領域。投資機會方面,可關注:樂普醫療(300003,股吧)、魚躍醫療(002223,股吧)、九安醫療(002432,股吧)、理邦儀器(300206,股吧)。

2、國企改革文件體系首亮相

5月18日,國務院發布《關于2015年深化經濟體制改革重點工作的意見》。《意見》明確了下一階段國資國企改革重點工作?!兑庖姟芬笊罨髽I改革,進一步增強市場主體活力。改革加速,國有企業或迎來重組浪潮。

主要基于:1、此次發布的《意見》首次對國企改革“1+N”方案體系的內容作出明確,后期頂層設計和配套政策的制定進程有望加快,國企改革步伐也將提速。2、國有資源的優化布局是國企改革的重要工作,未來國有上市平臺或將借助資本市場力量大力推進并購重組,實現國企資源的有效配置。

3、商務部初裁日美光纖預制棒存傾銷

5月18日,商務部發布2015年第15號公告,公布了對原產于日本和美國的進口光纖預制棒反傾銷調查的初裁決定。根據初裁決定,進口經營者在進口上述來源的該產品時,應根據初裁決定所確定的各公司的傾銷幅度向中國海關提供相應的保證金。

技術分析

滬指尾盤跳水,K線收陽。從日線觀察,滬深兩市早盤股指震蕩攀升,午后兩市沖高回落。分鐘線觀察,滬指30,60分鐘MACD指標重新走強,KDJ指標已向多方傾斜。種種跡象表明,指數仍將向上攻擊。對于后市,權重股表現影響大盤。預計,上方關注4490點壓力,下方觀察4420左右支撐。大盤上攻明顯,投資者應持密切注意權重股動向。

高手論股

傻瓜理財網的至柔若水老師認為今天兩市高開高走,市場普漲。昨天漲幅不錯的券商、石油、保險等調整,其余板塊全部紅盤!智能機器、互聯網相關題材股繼續大漲,帶動創業板指大漲兩個多點。昨天不錯的一帶一路、券商表現一般。截至收盤,兩市呈普漲格局,上漲近1600多家,下跌近700家。

4400~4500一帶壓力還是比較大的,主板4500得而復失也表明此處壓力之大,攻克非一朝一夕。明天看看券商能否扭轉頹勢帶大盤繼續嘗試4500,下方關注5均支撐。創業板連續上攻后,小時線有調整需求。所以對創業板短線以高拋低吸為主。不過創業板中線仍有機會,若水一直說:在絕多達數人沒對創業板繼續上漲達成共識的背景下,市場是很難見頂的。

股民投資機會

證券行業:市場維持震蕩 關注券商板塊趨勢性投資機會

目前券商板塊基本面持續向好,近期經過充分調整,已經具備上漲空間,短期內或向上拉升:

(1)中期抑制券商板塊上漲的因素主要是市場對券商牌照放開的預期,一旦牌照放開,目前以經紀業務及承銷業務為主的券商將受到較大的沖擊;

(2)短期來看,一人多戶的放開及監管層多次規范兩融業務也在一定程度上減弱了券商股上漲的動能。一人一戶放開后,券商傭金率大幅下滑,但短期內兩市股基成交金額持續處于高位,量能補價,影響較小;對于兩融業務我們認為此舉主要在于監管層控制風險,不會影響市場上漲及券商兩融業務的發展;

(3)近期宏觀經濟數據普遍低于預期,經濟下行壓力加劇,貨幣政策將持續寬松,降息、降準仍可期待,這將為市場帶來充足流動性,利好券商板塊。

(4)券商板塊基本面保持強勁,靚麗的翻倍業績及5月10日的降息提升了券商股的整體估值(目前券商板塊的TTM估值在35.9X)。

投資邏輯

目前券商板塊基本面持續向好,近期經過充分調整,已經具備上漲空間。長期來看,在債權融資向股權融資轉型的背景下,股市長牛趨勢未變,我們持續看好券商板塊的長期走勢,并推薦傳統業務穩健發展,創新業務目標明確的大中型券商與已搶占先機,全面布局互聯網金融的券商,推薦標的:華泰證券(601688,股吧)、國金證券(600109,股吧)。

[責任編輯:林春婷]

參與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