踐行移風易俗實踐活動 推行婚喪嫁娶簡化標準

2021-06-29 16:02:53 來源: 廈門日報

0瀏覽 評論0

移風易俗深入民心,文明新風潤澤鄉里。今年以來,位于集美區灌口鎮的浦林村,借助新時代文明實踐站建立播音臺、開設興趣課程等宣傳移風易俗理念,引導村民積極踐行移風易俗實踐活動,并通過成立鄉賢理事會推行婚喪嫁娶簡化標準,解開“人情枷鎖”。

多舉措開展宣傳

讓文明新風落地生根

“今天的‘浦林之音’為大家介紹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的主題活動。”6月27日下午4點30分,來自廈門實驗小學集美分校的學生林子淑和楊臻琦在“浦林之音”播音站為村民播報了熱點新聞事件、鄉村文化等內容。隨后,村里的黨員謝志輝通過電波向村民講述了黨領導人民進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故事。

據社工王淼介紹,該播音站設在浦林村新時代文明實踐站,每周通過電波為村民傳政策、傳時事、傳村情、傳文化,特別是在春節、清明節等節日前會邀請鄉賢宣讀移風易俗倡議書,倡導文明新風。

“我們用丙烯顏料在實踐站的墻上畫了倡導文明新風、優良家風、愛心浦林等主題的墻繪作品。”4月初,村民曾惠美帶著孩子李芊一起參加了村里開設的墻繪課程,隨后,他們利用孩子的課后時間,分3個下午完成了“認領”的移風易俗墻繪內容。作為土生土長的浦林村人,曾惠美認為能夠帶領孩子以實際行動支持移風易俗,頗有意義。

除此之外,浦林村借助實踐站開辦“識字懂禮”成人文化班、鄉村合唱團等興趣社團活動,宣傳移風易俗理念的同時,引導村民積極參與移風易俗實踐活動,讓文明新風落地生根。

成立鄉賢理事會

簡化婚喪嫁娶流程

今年4月底,浦林村成立鄉賢理事會,由村里22位德高望重的長者組成,日常像“大家長”般以“潤物細無聲”的方式去關懷和溫暖村民,推動嫁娶新風、厚養薄葬等文明新風的落實。

據村民介紹,過去不乏一辦婚宴就負債累累的情況,現在由“大家長”把控標準:婚宴酒席不超過20桌、鑼鼓隊不超過2支等等,大家告別了相互攀比的“面子文化”。喪葬儀式從講究排場、大擺筵席到簡化流程、以咸稀飯和甜粥等重在心而不拘于形的方式表達對逝者的追思。

“紅白喜事簡化流程,既減輕了村民的經濟負擔,也樹立了勤儉節約的好風氣。”鄉賢理事會成員曾文興記得,不久前,浦林村杜岱社一村民病重住院,鄉賢理事會第一時間派出代表前往醫院看望慰問。該村民不幸離世后,“大家長”主動幫助其家屬主持喪葬事宜,淘汰繁文縟節,摒棄陳規陋

現如今,文明鄉風已悄然浸潤在浦林村的日常文化活動之中,婚事新辦、喪事簡辦、他事儉辦的文明鄉風成為時尚。風成于上,俗化于下,越來越多的村民開始接受新的風尚,把文明實踐落到實處。(記者 楊霞瑜)

[責任編輯:]

相關閱讀

龍文區排練移風易俗優秀節目 作為代表參加北京展

龍文區好景致,移風易俗做好式,講文明守道德,改陋習樹新風……連日來,在龍文區文化活動中心,6名...更多

2021-09-13 09:58:04

村民簡辦喪事 將6萬元捐給村落公益事業

7月7日,寶蓋鎮鄭厝村村民許友赤操辦完母親的喪事后,他將6萬元捐給了村落的公益事業。簡辦喪事,并...更多

2021-07-09 10:38: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