減少馬路“低頭族” 自覺遵守手機禮儀

2021-06-18 17:11:01 來源: 石獅日報

0瀏覽 評論0

在信息時代,人人手機不離身,時不時就要拿出來看看。第十八次全國國民閱讀調查顯示,2020年,我國成年國民人均每天手機接觸時長為100.75分鐘。手機已經成為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多數人使用最多的電子產品,但與此同時,圍繞手機產生的問題也越來越多。

馬路上不少“低頭族”

在通過斑馬線的時候,一邊走一邊低著頭玩著手機,卻沒注意通道上的綠燈已經變成紅燈,險些與對面路口駛過來的車輛撞上……日,記者在市區某十字路口看到了如此一幕,幸好司機及時減速,沒有導致事故發生,但仍然讓人心有余悸。

行人走路過程中玩手機便如此危險,要是駕車的人也邊開車邊看手機,危險系數還要翻上幾番。記者走訪發現,不少司機同樣是“低頭族”。在某紅綠燈路口,記者原地觀察了十來分鐘,發現不少車主在等紅燈時,經受不住誘惑拿起手機把玩,綠燈亮了也沒發現,直到后車響起喇叭,才慌慌忙忙加油門通過路口。

交規明文規定,“駕駛機動車不得撥打接聽手持電話、觀看電視等妨礙安全駕駛的行為。現如今,駕車接打電話、看微信已成為道路交通事故一大隱形殺手。相關資料表明,開車打電話導致事故的風險比通常情況下高出4倍。開車時打手機注意力分散,會導致大量違規駕駛的行為,如突然降低車速或剎車,因身體不衡猛踏油門,方向把握不穩,忘記使用提示燈光,發現險情時猶豫不決、反應遲緩、操作不當等,跟醉酒司機的反應基本一樣。

道路千萬條,安全第一條。在日常出行過程中,很多交通事故的發生,都是由于人們的不文明行為而導致的。拒做“低頭族”,請為安全出行繃緊文明之弦。

自覺遵守手機禮儀

現如今,手機的功能早已不再局限于打電話、發短信,聽歌、追劇、看新聞等功能應有盡有,現代人“機不離身”不是沒有道理的。但在一些場合,不文明使用手機的行為,同樣會使身邊的人感到不適。我們在享受手機帶來便利的時候,同樣應該遵守關于手機的一些文明禮儀。

日,市民莊女士向記者反映,其在前往電影院看電影時,時不時就能聽到手機鈴聲響起,讓人觀影的興致大打折扣。“本來觀看的電影正到了緊要關頭,卻被突然響起的鈴聲嚇一跳,還有更為過分的是直接在自己的座位上大聲與他人通話,太沒素質了。”莊女士說。

無論多么悅耳動聽的音樂,如果不合時宜,對別人而言,可能就是一種噪音。在會議室、圖書館、電影院等需要保持安靜的場所,應該主動關機或置于振動、靜音狀態。如果有急事需要接聽電話,也應該到不妨礙他人的地方接聽。

此外,記者還采訪了一些市民,他們也反映了一些關于不文明使用手機的行為。比如,在吃飯聚餐時,自顧自地玩手機;外出跑步運動時,用手機大聲外放音樂;明明是午休的時間,仍有電話打進來……

文明,體現在細枝末節處。手機雖是私人物品,但“手機禮儀”是一個人文明素養的體現。把文明握在手心,才能更好地彰顯禮貌,體現個人修養。

(記者林本鳴)

[責任編輯:]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