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時訊:江蘇首例!兩男子濫伐樹木后以認購“碳匯”的方式彌補損失

2023-03-12 15:54:50 來源: 現代快報+


【資料圖】

現代快報訊 兩年前,江某某和盛某某兩人合伙亂砍濫伐樹木 400 余棵,賣了 1.4 萬元。3 月 10 日,蘇州市姑蘇區人民法院作為太湖流域環資案件集中管轄法院,在案發地位于虎丘區的山林腳下,就這起案件進行了公開開庭審理。現代快報記者了解到,該案是江蘇省首例以認購碳匯方式替代性履行生態修復義務的案件。

庭審現場,在法院的主持下,公益訴訟起訴人虎丘檢察院與兩被告人達成并簽署調解協議,兩被告人同意以認購 " 碳匯 " 的方式開展替代性修復,繳納固碳生態服務功能損害費用 7000 余元,并通過異地補植復綠的方式,承擔其余生態環境損害費用及懲罰性賠償費用,合計 18 萬余元。

據了解," 碳匯 " 一般指通過植樹造林、植被恢復等措施,吸收大氣中的二氧化碳,從而減少溫室氣體在大氣中濃度的過程、活動或機制。

此外,兩名被告人仍將按照植被恢復實施方案進行 " 補植復綠 "。這種傳統 " 補植 " 與創新 " 碳匯 " 的結合,真正實現了生態損害的全鏈條、精細化修復,是環資審判堅持恢復性司法理念,在多元化生態修復上的實踐創新。

太湖流域環境資源法庭負責人陳勇表示:" 該案是我省首例以認購碳匯方式替代性履行生態修復義務的案件,也是最高人民法院 2 月 17 日發布《關于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 為積極穩妥推進碳達峰碳中和提供司法服務的意見》后的首案。這種方式既充分考慮了被告人履行生態修復責任的經濟性、合理性和可行性,又豐富了生態環境損害賠償責任的履行方式,也可以以此為契機引導更多公眾和單位積極踐行碳達峰碳中和理念。"

通訊員 楊曉迪 潘望 記者 徐曉安

(姑蘇法院供圖 編輯 陳海靜)

標簽:

[責任編輯:]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