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恩有你,不負每一場遇見
本文轉自:齊魯晚報
(相關資料圖)
“蝶變2023”年度盛典上,齊魯壹點對用戶真情告白:
感恩有你,不負每一場遇見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用戶運營中心主任王若松講述與用戶“遇見”的故事。 3月9日下午,“蝶變2023”齊魯晚報·齊魯壹點年度盛典在濟南重磅啟幕,齊魯晚報·齊魯壹點用戶運營中心主任王若松講述與用戶“遇見”的故事,這些故事里,既有幫助,也有愛情,更有夢想和公益。
遇見溫度和力量
王若松分享的第一個“遇見”,與壹點幫辦有關。
故事的主人公楊雨在小區內花費將近15萬元買下了一個車位,沒想到的是,他買到的是一個“縮水”車位。每當與鄰居同時停車時,兩家車的后視鏡甚至都要重疊到一起。無奈之下,他和鄰居一起找到開發商,但被一句“解決不了”搪塞了回來。楊雨找了律師朋友咨詢,想通過法律途徑解決,但朋友也不看好訴訟結果。
一次偶然的同學聚會,楊雨的發小聽說他的遭遇之后建議他通過齊魯壹點,求助壹點幫辦欄目。讓他沒想到是,正是這一條求助報料,讓開發商一改平常搪塞敷衍的態度,開始變得積極起來,不但主動回應了楊雨的訴求,并且同意將使用期間的費用按照租賃來算,剩下的全部退款。兩家“縮水”車位的難題就這樣解決了。
這只是壹點幫辦為用戶解決的其中一個問題。據統計,壹點幫辦欄目從創辦至今累計幫助全省各地用戶實實在在地解決了800余個問題,也正是因為這一次次的遇見,讓楊雨以及無數個楊雨感受到了壹點的溫度,幫辦的速度和媒體的力量。
遇見愛情
第二個故事,與愛情有關。
故事的主人公心悅,通過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舉辦的千佛山相親大會,遇見了能夠與自己相伴一生的那個“TA”,收獲了甜蜜的愛情。
王若松介紹,今年的農歷三月初三,千佛山相親大會又將與大家見面,而且為了更好地幫助單身男女尋找另一半,隨時隨地在線覓良緣,齊魯晚報·齊魯壹點三月三線上相親大會也會同步開啟。
目前,由齊魯晚報·齊魯壹點主辦的千佛山相親大會已經是山東規模最大、最具影響力的相親交友品牌,以規模大、結緣率高、公益性強深受市民青睞。自2006年至今已成功舉辦16屆。2019年和2020年,千佛山三月三和七夕相親會現場人流量均超過20萬人次;2021年三月三千佛山相親大會活動現場總人流量更是達到了30萬人次,5天綜合全網點擊超過5億;2022年七夕千佛山相親大會相關話題頻頻登上微博熱搜,成為齊魯晚報·齊魯壹點打造的又一款現象級城市文化IP。
遇見文學夢
第三個故事,與文學夢想有關。
資深“文學青年”崔洪國,工作期間在山東多地任職,積累了豐富的創作素材,卻缺乏文學創作的平臺。后來在文友的鼓勵和指點下,崔洪國終于鼓起勇氣在齊魯壹點開通自己的壹點號“風過林梢”,從此以后便一發而不可收,從碎片化的記錄到信心滿滿地開設各種欄目,他的寫作越來越有體系、成規模。更讓他備受鼓舞的是,自己寫的作品《濟南的橋》在去年參加青未了散文獎時收獲了三等獎,這是他人生中第一次獲得文學類獎項,他的激動之情溢于言表。對他來說,青未了給他的這份榮譽和驕傲是前所未有的。一個文學青年的文學夢就這樣成真了。
如今,壹點號已經實現了與一萬五千多名創作者的遇見,共同播種、耕耘、收獲。
遇見公益和正能量
最后一個故事,與公益有關。
13歲的紫涵,在齊魯壹點公益平臺上,遇見公益,踐行公益,為正能量發聲,幫助他人,收獲溫暖。據了解,在壹點公益平臺上,已經有近萬名齊魯志愿者。
據王若松介紹,為了回饋每一位讀者和用戶的信任和喜愛,今年,齊魯晚報·齊魯壹點也將延續“春分計劃”“清泉計劃”等用戶共生機制,鼓勵優質用戶互動和內容生產,和用戶共同成長,不負與用戶的每一場遇見。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