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頭條:有一種美,藏于鋼筋水泥
本文轉自:山西晚報
本報記者走近建筑起重信號工張林秀,用鏡頭捕捉這位工地一線女工的靚麗風采
有一種美,藏于鋼筋水泥
(相關資料圖)
初春,三晉大地生機盎然,一派繁忙,各個施工工地陸續開工。每一個項目完工的背后,都凝聚了城市建設者的辛勤付出。在這些建設者中,有一群默默無聞的女性勞動者,她們以巾幗不讓須眉的精神,成為城市建設中一道亮麗的風景線。
“三八”國際勞動婦女節前夕,山西晚報記者采訪了一位特殊的女工,她在生活和工作中發揮著“半邊天”的作用,盡顯新時代女性風采。
“起鉤、落鉤……!”3月5日,山西晚報記者在中建三局北京公司山西分公司科技研發中心建設項目工地,見到了正在工作的建筑起重信號工張林秀。她是這里唯一一位工作在一線的女工,手中拿著對講機,與吊車司機不停地聯系,并配上手勢進行指揮。只見巨大的吊車在她的指揮下,精準地將建筑器材平穩吊裝到高空施工區域。
44歲的張林秀來自呂梁交口。6年前,她還是一位農村家庭婦女,守在兩個兒子身邊伴讀。丈夫楊俊龍一年四季在外給雇主跑車,落下了頸椎病后,只能打零工。生活的壓力讓張林秀萌生了出去打工的念頭,一次偶然的機會,她在老鄉的介紹下第一次了解了信號工這個工種。“就是在建筑工地擔任指揮的工作,指揮塔吊等機械運作,掙錢還不少。”張林秀告訴記者,想成為一名信號工,需要考取資格證,同時還要忍受風吹日曬的奔波。從沒出過遠門的張林秀,看著忙碌的丈夫和上學的孩子,在心中暗暗下定決心,一定要得到這份工作。沒想到在她的努力下,第一次就順利通過了資格證的考試。
“這個工作夏天曬、冬天冷,經常從早晨忙到晚上,工作地點在哪就要去哪。不過當我領到第一份工資分享給家人時,我老公和孩子們又驚訝又興奮,這讓我們全家又看到了希望。”張林秀說,當時是硬著頭皮出來工作,可沒想到這份工作特別適合她,雖然曬黑了,也不能穿漂亮的衣服,但待遇豐厚,他們的日子好過了。
張林秀工作一年后,老公楊俊龍也考取了資格證,同她一起當起了信號工。巧合的是,今年他們夫妻做信號工后第一次調配在同一個項目工作,夫妻倆終于有機會一同上下班,一同吃飯休息。如今夫妻倆已經練就了“眼觀六路、耳聽八方”的功夫,做這份工作也更加熟練。他們樂觀、勤快、穩重、細心的品質也得到了施工方的認可,在城建隊伍中獲得了很好的口碑。
“干活勤快麻利,還特別好學。每一次例會,她最認真。”說起張林秀,項目負責人郭朝陽豎起了大拇指。這個項目有很多男工,但張林秀是唯一一個工作在一線的女工。每天身著工裝,頭戴安全帽,素面朝天,很辛苦,但張林秀總是笑容滿滿,項目也刻意會對她關照一下,通過送文化、送健康,將暖心建設服務做扎實。
“我現在感覺很幸福。累點、苦點都不算啥,如今孩子們都上了大學,我們夫妻倆也有一份不錯的工作。”對于未來,張林秀滿懷憧憬。
山西晚報記者武六紅攝影報道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