速看:高學歷、有專長中老年人再就業,能干哪些崗位?記者調查

2023-03-06 12:05:25 來源: 北京日報客戶端

受過高等教育、有技術專長的中老年人,希望從事哪些工作?

記者近日在線下招聘會和線上平臺調查發現,對年齡限制放寬到50歲以上的,依然多數是保安、保潔、服務員等崗位。那些低齡、高知、有專長的老人,更希望從事有技術含量的崗位。而這些崗位,往往有嚴格的年齡限制。


(資料圖片)

“我55歲,他們說我年齡超了”

上周中,一場大型招聘會在二環邊召開。場地是露天的,選在一座由電廠改造而來的文創園區內。正巧趕上大風天,風一刮過,企業代表們需要不停地保護展臺前的宣傳海報。

來參加招聘會的應聘者,多數是青年。但在人群中,也能看見不少中老年人的身影。有的人拎著個布袋,走走看看,停在展臺前,從紙袋里拿出簡歷,遞上去,再給招聘信息拍張照——這是給孩子找工作。給自己找工作的老人,更直接一點,喜歡跟企業代表聊天。

線下招聘會能看到老年人的身影

老汪為了保暖,戴了頂鴨舌帽,鬢角漏出的白發,顯出了年齡。他在一家酒店的展臺前,跟企業代表聊了很久。

“你們還有干洗機呢,現在很多新酒店都沒有洗衣房了,都外包。”

“是的,您干過這行嗎?我們這個機器是進口了,用了二十多年。”

“嗨,我原來就是干這個的,進口的機器,上面一排按鈕,比國產的復雜。”

“您要不留個聯系方式?”

老汪介紹了自己的基本情況,又留了電話,有些不舍地離開,繼續在會場尋找就業機會。55歲的老汪,是上世紀九十年代的自考大專生,手里還有一張會計師資格證,現在處于待崗狀態。

“剛那個酒店的崗位挺合適,我原來就是做酒店的。”轉了一上午,老汪還是最中意那家酒店,“可是啊,他們說我年齡有點超了,想招40歲以下的,再看看吧,說不定會聯系我。”

“那邊那個電影院,也要35歲以下的,我感覺完全沒必要啊。”招聘會現場,絕大多數崗位都有年齡限制。零星不限制的年齡的崗位,是以服務員、保潔、保安為主,老汪感覺并不適合自己。“說實話,我覺得在我這個歲數,找到能匹配的工作很難。是因為勞動力過剩嗎?反正,90%以上的崗位,都想要年輕人。”

50歲的老秦,也在尋找機會,他此前在IT行業做軟件銷售。“目前符合年齡條件的崗位,以服務業為主。其他行業會在接下來復蘇,我繼續充滿期待吧。”

對于年齡限制,老秦有他的想法:“有些公司、有些崗位,確實適合年輕人,這無可厚非。但是不同年齡,對不同崗位,也有不同的領悟能力。像銷售,年齡就不一定是劣勢。”

“我55歲,他說只要已退休的”

一家公司的展臺前,聚集了好幾位老人,大家七嘴八舌,跟企業代表聊著。

“我們這兒有一個傳達室的活兒,平時就收發一些信件,需要老年人。”

“什么條件啊,什么歲數?”

“甭管啥歲數,得有退休證啊。”

“要退休證是什么意思?”

企業代表進一步解釋才清楚,退休老人享受相關退休待遇,企業就不用再為其上保險了。當天有幾個招聘老年人的崗位,都提到了需要退休證。不要求應聘老人有退休證的,只有服務業。比如某連鎖餐飲企業,兼職崗位,一小時20到25元。

“我看到一個挺合適的崗位,可惜要退休證,我還差5年。”老劉手里捏了一張企業介紹,是物業企業,承包了小區的物業維護,他看上了其中的給排水崗位。“我想多動動,不想坐辦公室。這崗位門檻不高,就是上下水,疏通管道。我能行。”

老劉今年也是55歲,本科學歷,還有5年退休,現在已經無事可做。家里孩子支持他再就業,不為別的,就是為了能適量運動,保持健康。

“我以前是教師,現在想找個能舒活筋骨的活。”老劉自己對薪酬倒是沒什么要求,他預計自己的退休金完全夠用。他的問題是,還不夠退休年齡,沒拿到退休證,而看上的崗位卻需要退休證。“人家要退休證,就是不想辦保險。這我也理解。那剩下來的崗位,只能是服務員那種兼職了。”

當天招聘會現場年齡最大的老人,可能是80歲的李奶奶,她滿頭的白發,在大風中搖擺。她不是給自己找工作,而是給自己49歲的兒子。“兒子前幾年因為家庭,因為盡孝,耽誤了工作,現在待業。這一轉眼這也要50歲了。”辛苦找尋了一上午,李奶奶還是一臉的無奈,“兒子以前是高管,現在想找個類似的崗位,希望很小了。”

李奶奶的兒子此前已經無限接近再就業,但到了最后階段,還是因為年齡,被淘汰下來。臨近中午,招聘會已經開始撤攤,風還在吹,李奶奶往墻角靠了靠,避避風,忍不住想多說幾句:“我孩子要學歷有學歷,要經驗有經驗,可就是找不到工作。我看現在網上不都在說嘛,人在50多歲,智力、經驗都是最高峰的時候,可是有幾個崗位能提供給他們呢?”

“彈性工作制更適合老年人”

除了線下招聘會,記者在線上調查時發現,大多數求職招聘網站很難找到適合老年人的就業崗位。相比之下,為老年人開辟求職招聘欄目的中國老年人才網顯得有些特別。

求職信息中,記者看到不少高學歷低齡老人正在找工作。有著無線電物理專業本科學歷的邵先生今年60歲,曾在某央企下屬企業信息部擔任主任,求職意向為信息技術經理或主管。而60歲的夏先生有著工程測量專業碩士研究生的學歷,不僅當過教授,還做過管理,求職意向為企業培訓師或專業顧問。60歲的胡先生則有著有機材料工學的海外碩士研究生學歷,曾在外企擔任總監,求職意向為企業管理顧問。

“以往面向高學歷低齡老人的求職招聘平臺十分有限,容易出現信息對接不暢的問題。”中國老年人才網運營負責人王中一談到,社會上對于老年人才重要性的認知需要一個過程,這個過程可能非常漫長。“一些老年人才積累了一輩子的工作經驗非常寶貴,年輕人即使加班加點,也無法在短期內達到。”王中一告訴記者,網站上線半年來,面向老年人的就業崗位日益多元化。

記者從招聘信息中看到,除了保潔、保安等基礎崗位以外,網站近期還有不少行業顧問、結構工程師、項目經理等技術或管理崗位。

其中,一家投資管理公司連續發布多個專家崗位需求。在基礎設施和不動產專家的任職要求中,明確提出招聘對象為55歲左右、在大中型基礎設施和不動產相關企業崗位退休的人員,月薪最高達到10000元。一家醫藥學術期刊正在招聘副總編或編審,要求擔任醫藥衛生期刊編審職務10年以上,具有醫藥衛生類專業本科以上學歷、副高以上職稱,并強調“離退休人員亦可。”一家能源設備公司招聘項目經理,專門在崗位描述中提到,“設計院工作經驗、設計院退休人員優先考慮。”

王中一發現,網站近期關注度明顯提升,注冊用戶正在快速增加。截至3月3日,中國老年人才網注冊用戶已經接近23萬,注冊企業達到273家。

“我們正在開發中國老年人才網的移動客戶端,為老年求職者搜索招聘信息和投遞簡歷提供便利。下一步,打算與各地的人才服務中心合作,舉辦面向老年人的線下招聘會,為有求職需要的老年人提供更多就業機會。”王中一談到,老年人就業服務保障工作仍然有很長一段路要走。“可以鼓勵彈性工作制等靈活就業方式,這樣的節奏和強度更適合老年人。”

標簽: 記者調查 中老年人

[責任編輯:]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