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頭條!“我的價值就在這里”
本文轉自:河北法制報
“我的價值就在這里”
——石家莊鐵路公安處井陘站派出所民警曾國英小記
【資料圖】
圖為曾國英為學生們講鐵路安全知識。河北法制報記者張喬攝
□河北法制報記者張喬
通訊員王莉
石家莊鐵路公安處井陘站派出所地處太行山東麓,這里山巒疊嶂,村莊因勢而聚、散落山間,鐵路因此穿過一個個隧道、涵洞,沿線安全巡查工作不乏挑戰。
曾國英是井陘站派出所井陘警務區的警長,是扎根在這里的“藏藍守護”。“60后”的他今年57歲,1989年到這兒工作,至今已34年。
學生背誦他宣講的鐵路安全知識
2月19日上午9時半,曾國英剛結束早上的安全巡查工作,就來到井陘縣微礦路學校,與學校簽訂關于鐵路沿線法治安全宣傳的“警校共建協議書”。隨后,他步入課堂。“曾警官!”“不上路、不擺障、不拆盜、不石擊”,孩子們見到他熱情地打招呼,并爭先恐后地背誦曾國英上次來宣講的鐵路安全知識。
據了解,曾國英是這里的校外輔導員,還是附近長崗學校的名譽副校長,每學期都會到轄區各所學校宣講至少兩三次。“孩子們貪玩,對他們要格外上心,轄區學校我都熟,各個班級都有我的宣講骨干小分隊。”曾國英笑著說。
從學校出來,曾國英來到非遺“九曲黃河陣”附近巡視。“這是我們的民俗特色,也是鄉親們最近常來玩的地方,年前就搭起來了。”由于離線路不算遠,為了保障安全,從今年春節前搭建到使用期間,曾國英一直將這里作為重點巡防地點之一。他說,開展民俗活動是好事,他得保障好安全,得把好事干好。
大鍋菜拉近了警民關系
巡視完,趁著午休時間,曾國英要回家一趟,因為中午家里給附近的獨居老人們做了大鍋菜。來到曾國英的小院,鄉親們已經團坐一桌,嘮著家常,曾國英的妻子和兩位鄉親在門口忙著做飯、盛菜。大鍋里燉著大鍋菜,“開鍋嘍!快來盛菜!”曾國英喊一聲,一開蓋,熱氣騰騰,香氣撲鼻。
講起鄉親們的故事,曾國英如數家珍,各村里有多少孤寡老人,哪家是貧困戶、誰有重病,他都清楚,“我就是井陘人,有些老人,家庭條件一般,就去沿線撿廢品,我都知道,也理解,光講道理不行,得真正解決問題。”年前,曾國英自掏腰包,與各村村委會協作,一同看望需要幫助的困難家庭,傳遞的是節日的溫暖,更是警民相連的真心。“以心換心,平時真心對待群眾,工作時就能得到群眾的支持。”
曾國英說,年輕時候工作不得章法,后來摸索著才明白,線路上的安全巡查工作,“巡”很重要,“防”也很重要,而“防”就要踐行楓橋經驗,與鄉親們群防群治。
“一開始不知道怎么拉近警民關系,后來一下子想到大鍋菜,咱井陘的特色,家家戶戶都吃。”慢慢發展著,曾國英的家里就經常舉辦愛心大鍋菜等活動,“要從根本上增強鄉親們的法治安全意識,把安全常識和法律知識融入日常聊天中。鄉親們明白里面的道理了,自覺性就會高很多。”
時間久了,鄉親們都愛來坐一坐、聊聊天。誰家夫妻吵架、孩子不聽話,也都愛來找曾國英開導處理。“要感謝我的妻子,家里做這些全靠她默默支持,功勞最大。”曾國英笑著說。
“他們把我當成從心底里信任的人。線路上再有調皮的孩子去玩,誰又去放羊了之類的,他們發現了都會第一時間告訴我。因為他們知道,我是他們能信任的人,做的是好事。”說這話時,曾國英十分自豪。
沿線安全巡查工作小事不小
當日下午3時,曾國英來到轄區乏驢嶺處巡查。乏驢嶺鐵橋是遠近聞名的旅游景點,而這座橋與鐵路線路只隔一段短短的廢棄隧道,一些游客喜歡穿過鐵橋、隧道看看。“這里人流比較大,我們就得多巡視多提醒。”曾國英一邊走一邊檢查一邊記錄。在他的心目中,沿線安全巡查工作都是些小事,沒有偵破案件那么驚心動魄,但同樣重要。
從早到晚,曾國英的手上都拎著一個文件包,里面除了有轄區內各條線路的情況、每次安全隱患排查情況等工作內容,更有鄉親們的資料,每次走訪記錄的問題他都會一一解決。他說:“人要實現自我價值,人也總有自己的位置,我的位置、我的價值就在這里。”
標簽: 就在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