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快播:美媒:俄烏沖突是一場充滿矛盾的戰爭

2023-03-05 20:00:44 來源: 參考消息

參考消息網3月5日報道 美國世界政治評論網站2月24日刊登題為《烏克蘭戰爭是一場充滿矛盾的戰爭》的文章,作者是朱達·格倫斯坦。全文摘編如下:


(相關資料圖)

過去一年,隨著俄烏戰事久拖不決,這場沖突的影響一直是很多分析和爭論主題,包括在世界政治評論網站上,目的是理解這場戰爭對歐洲、西方和全球秩序的影響。

烏克蘭戰爭是兩支軍隊之間的戰爭,也是兩種截然對立的價值體系之間的戰爭。這是一場經濟戰爭,也是一場不同敘事之間的戰爭。但最重要的是,這是一場充滿矛盾的戰爭。

烏克蘭曾經被視為歐洲的邊緣國家,經常因其政治動蕩和腐敗而受到嘲諷,現在卻被視為歐洲價值觀的捍衛者。

與此同時,這場戰爭打消了歐洲對普京的意圖以及在他繼續掌權期間歐洲與俄羅斯發展穩定、可預測和富有成效的關系的任何幻想。

在整個歐洲大陸,現在的一致看法是,如果俄羅斯沒有止步于烏克蘭,那么它將對其他沒有從北約安全保障中受益的歐洲國家(如摩爾多瓦),構成直接威脅,甚至會直接威脅像波羅的海國家那樣的北約成員國。這種擔心解釋了歐洲為什么愿意向烏克蘭提供殺傷力越來越大的武器平臺,以及芬蘭和瑞典為什么決定放棄中立政策并申請加入北約。

這場戰爭揭示的關于北約和跨大西洋伙伴關系的內容也體現了類似的矛盾之處。在這場戰爭之前的幾年里,北約一直在艱難應對周期性的身份危機,這種危機似乎在冷戰結束后每隔十年左右就會出現一次。北約還與土耳其關系緊張,聯盟成員也缺乏共同的戰略前景,這一切促使法國總統埃馬紐埃爾·馬克龍在2019年宣布北約“腦死亡”。

然而,對北約聯盟的實力和凝聚力的任何質疑,或者對華盛頓在歐洲安全上的承諾的任何質疑,在俄羅斯開展軍事行動后的幾個月內都被打消了。美國不僅在向基輔提供武器方面發揮了主導作用,而且還召集歐洲盟友采取同樣的行動。

但西方應對烏克蘭戰爭的力量也具有誤導性,因為它掩蓋了許多尚未消除的弱點,事實上這些弱點因為戰爭而變得嚴重了。

北約非同尋常的凝聚力并沒有阻止成員國之間重新產生仇恨情緒。波蘭和波羅的海國家不但指責德國和法國在武裝烏克蘭方面做得不夠,還指責兩國無視它們長期以來對普京意圖的警告,尤其是在2014年俄羅斯占領克里米亞之后。土耳其也在聯盟審議中繼續扮演破壞性角色,例如最近因為一起不相干的爭端阻撓瑞典申請加入北約。

更重要的是,華盛頓在動員北約應對這場戰爭的過程中起到的決定性作用凸顯了歐洲在多大程度上仍依賴美國來保障自身安全,甚至這場戰爭本身就凸顯了歐洲保衛自己的必要性。換句話說,歐洲的戰略自治從未像現在這樣緊迫,也從未像現在這樣遙遠。

最后,這場戰爭使全球秩序的相互關聯與嚴重分歧產生鮮明對比。戰爭對全球食品和能源價格的直接影響甚至在斯里蘭卡和厄瓜多爾那樣遙遠的國度都引發了有關生活成本的抗議和政治動蕩。

然而,與此同時,戰爭加快了在這個原本就不那么全球化的世界里設置壁壘的步伐。西方的經濟制裁實質上使美國和歐洲經濟與俄羅斯經濟分離。

與此同時,西方呼吁發展中國家支持烏克蘭時的語氣仿佛冷戰重演,但發展中國家已明確表示不希望卷入其中。不具約束力的聯合國決議是一回事,但西方要求以削減與俄羅斯的貿易和外交關系的方式向烏克蘭提供更多實際援助的呼聲在很大程度上沒有被理睬。

在戰爭初期的幾個月里經常能看到一些文章分析誰是這場沖突的贏家和輸家。然而,一年過去了,戰爭似乎到目前為止只產生了模棱兩可、相互矛盾的結果。

標簽:

[責任編輯:]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