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球滾動:拜登認為他的“民主圣戰”將輕松贏得勝利,可惜他錯了
(資料圖片)
參考消息網3月5日報道 英國《衛報》網站2月26日刊登題為《過時且不合時宜:拜登的全球民主圣戰注定失敗》的文章,作者是西蒙·蒂斯德爾。全文摘編如下:
這是美國總統喬·拜登大出風頭的一周。他在基輔和華沙充滿活力的表現讓人回想起他競選的樣子。俄羅斯媒體譏諷說,這位美國總統正在為他2024年的連任競選熱身。然而,上周他的興奮勃發卻另有原因。
拜登把自己塑造成當代“獅心王”(中世紀英格蘭國王理查一世因驍勇善戰被稱為“獅心王”——本報注),在領導一場他稱之為“時代考驗”的針對“壞人”的新十字軍東征。他情緒高漲。他認為,自己和民主事業將輕松贏得勝利。可惜,他錯了。
所謂“壞人”,拜登指的是俄羅斯領導人弗拉基米爾·普京。但拜登在言辭上也把矛頭指向世界各地的任何挑戰西方民主模式者。
拜登把世界劃分成“支持我們或反對我們”的陣營,令人不安地聯想起普京和2001年前后的時任美國總統喬治·W·布什。到處捍衛和促進自由與民主是美國的天命這一信息通常很受美國選民歡迎。
至少有過這樣一次,是在美國與蘇聯的冷戰期間。拜登的世界觀就是在這個時期形成的。不會再有了。盡管普京的帝國領土收復主義咄咄逼人,但那個時代已經一去不復返。今天四分五裂的世界是多極化的,從地緣政治角度看十分復雜。
像拜登這一代政治家會不假思索地倡導美國發揮全球領導作用。但在阿富汗和伊拉克之后,許多美國人問:為什么美國還要繼續承擔充當全球領袖的負擔與責任。下一任總統(無論是民主黨人還是共和黨人)可能采取一種內斂、不那么擴張的觀點。
如果真是這樣,那么拜登在華沙作出的大膽承諾可能也只在他本人執政期間有效。
美國《紐約時報》指出:“烏克蘭戰爭關乎權力和領土主權原則,關乎(美國主導的)西方設計的全球秩序……能否經受住來自莫斯科和北京的新挑戰。但這越來越成為兩個日益年邁的冷戰斗士(一個是70歲的普京,另一個是剛滿80歲的拜登)之間的較量。”
即使假設拜登身體健康還能斗,但許多選民仍然認為他應該認輸。這倒不是因為他們不喜歡拜登(盡管不少人的確不喜歡他),而是因為他們認為他就是太老了。如果連任,到第二個任期結束時拜登就滿86歲了。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