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觀察!“狂飆”四千公里,醫(yī)生和民警都拼了

2023-03-03 07:02:37 來源: 錢江晚報

本文轉自:錢江晚報

兩個月大的寶寶從烏魯木齊到杭州來求醫(yī)

“狂飆”四千公里,醫(yī)生和民警都拼了


(相關資料圖)

救護車直接開到停機坪,艙門一開就接走孩子

2月28日傍晚6點,來自烏魯木齊的JD5844號航班在杭州蕭山國際機場降落。停機坪上一群人焦急地等待著。他們迎接的是一個出生才兩個多月的小寶寶,因患有先天性腸閉鎖,孩子要來杭治療。

這是一場爭分奪秒的生死搶救,為的是讓這個從新疆打飛的來看病的小寶寶在最短時間內(nèi)到達醫(yī)院,最大程度降低路上可能出現(xiàn)的風險。

昨天,潮新聞·錢江晚報記者從浙大兒院獲悉,寶寶目前正在接受治療。“經(jīng)過幾周調(diào)理后,待體重到4公斤左右,就能動手術了。”

救護車直接開到停機坪

從出機艙到醫(yī)院只用了半小時

“如果繼續(xù)在當?shù)刂委煟谭垡惭什幌氯ィ∨笥鸦钕氯サ南M苄。绻D到杭州來,時間比較久,則會有脫水的危險。”鈄主任告訴記者,如果縮短在途時間,并讓寶寶出發(fā)前適當增加補液,是可以達到轉運條件的。

最關鍵的是縮短轉運時間,于是他嘗試聯(lián)系浙江省公安廳相關部門。接到鈄主任的求助后,浙江省公安廳機場公安局聯(lián)系了機場請求協(xié)助。航班是停在停機坪的,下了飛機還要坐擺渡車。如果按照正常流程,時間肯定較長。

經(jīng)過機場相關部門協(xié)調(diào),決定讓救護車直接開到停機坪等候,艙門一開就接走患兒,由警車護航快速通過機場綠色通道,駛往浙大兒院濱江院區(qū)。

孩子挺過了長途轉運之坎

已接受了3次手術

當晚6點飛機降落,浙大兒院新生兒轉運團隊醫(yī)護趙曉霞、馮萬里、樓偉鶴一看到小寶寶出來,立刻跑上前從孩子母親手中接過來,小心翼翼地放到早就準備好的集合暖箱里。

6點07分,機場公安引導救護車離開停機坪,往機場高架出發(fā)。

提前對接好的杭州市公安局交警支隊民警王捷杰早已等在那里。一輛救護車跟著一輛警車朝他開來。簡單交接后,王捷杰護著他們朝浙大兒院出發(fā)。

“還是有點緊張的,寶寶到杭州后下起了雨,那段時間又是晚高峰。”王捷杰說,還好路上的私家車比較配合。在王捷杰的引導下,6點32分,救護車到了醫(yī)院。5分鐘后,通過直達電梯,將小寶寶送進NICU(新生兒重癥監(jiān)護室)。

從飛機落地到孩子進NICU,只用了半個多小時,如果沒有護送,這個時間段,光從機場到浙大兒院就需要一個多小時。

“孩子從飛機上下來的時候,心跳200,已經(jīng)長時間無尿,造瘺口排出大量水樣便,情況很危急。”前往接機的趙曉霞說。

孩子住進醫(yī)院的NICU后,趙曉霞專門去看了,孩子心跳降到173,她松了一口氣,“總算挺過了這段跨越三四千公里的轉運之坎。非常感謝警察的護送,為孩子贏得了寶貴的救治時間。”

“到醫(yī)院時,體重只有2.43公斤,又輕了270克,說明脫水了。”鈄主任說。寶寶短時間接受了3次手術,各項生理功能下降,需要經(jīng)過一段時間的營養(yǎng)和調(diào)理后,才能進行手術。

孩子的后續(xù)救治情況,我們也將繼續(xù)關注。

標簽: 四千公里

[責任編輯:]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