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上半年跨境電商進出口同比增26.6% 增速高于全國平均水平
8月8日,一場跨境電商賣家沙龍活動在濱海新區既明跨境產業示范園區舉辦,像之前的許多宣講交流會一樣,現場又是座無虛席。
讓“買全球、賣全球”更方便,近年來,跨境電商備受市場青睞,熱度持續攀升。今年上半年,我市實現跨境電商進出口239億元,同比增長26.6%,增速高于全國平均水平。利用這一外貿新業態,越來越多的企業踏上新賽道,加快了“出海”的腳步。
從貨主到“店主” 制造企業“一鍵出海”
在上半年我市跨境電商業務中,出口表現尤為突出,整體規模近200億元,同比增長29.2%。天津襄景實業有限公司就是在今年搭上了跨境電商出口的快車,為人造草坪這個看似小眾的產品找到了新商機。
“我們的人造草坪過去主要用在運動場、園林造景等領域,客戶大多是企業;現在通過深加工,我們又增加了居家類產品,比如寵物訓練墊、高爾夫推桿練習墊等。在園區的扶持下,我們在亞馬遜平臺開店銷售這些產品,打開了消費者市場。”公司總經理萇志介紹。
作為天津市跨境電子商務示范園區之一,既明跨境產業示范園區主要為國內企業提供平臺運營課程、物流、知識產權保護等一站式品牌“出海”解決方案。園區負責人宮振娜說:“跨境電商打破了地理空間限制,出口企業可以直接面對全球消費者。我們采用‘陪跑’的模式,幫助沒有經驗的賣家規避風險、盡快成長。”她表示,與傳統外貿相比,跨境電商業務的門檻更低,更加靈活,中間環節的減少也能為企業降低成本、增加利潤。
產品變“小”了,利潤率卻比普通的人造草坪高出一大截,萇志告訴記者,更重要的是,企業利用跨境電商這一模式打造出自己的品牌。“在我們的傳統外貿生意里,產品很多時候要打采購商的品牌,而不是我們的。企業‘走出去’,擁有自己的知識產權才能更有話語權,跨境電商很符合我們的發展方向。”他說,“公司已經成立了電商團隊,目前主要面向北美市場,接下來計劃向歐洲、中東拓展。”
自2016年獲批設立跨境電子商務綜合試驗區以來,我市建成了6家跨境電子商務示范園區,并培育出一批本土化的外貿綜合服務平臺,幫助眾多企業通過跨境電商“走出去”。截至目前,天津跨境電商主體已超過4000家。
發揮集聚優勢 培育特色產業帶
既明跨境產業示范園區的孵化對象不局限于本地,目前,該園區線下服務了240余家京津冀企業,線上服務企業更是超過3000家。在采訪過程中,宮振娜多次提到了“產業帶”這一概念。
浙江諸暨是全國最大的襪子生產基地,廣東順德有“中國家電之都”的美譽,山東青島的假睫毛生產基地年產量占全球的70%……產業帶在全國甚至全球供應鏈中發揮了重要作用。利用數字化手段,跨境電商正在為各地產業帶全面賦能,產業帶形成的優質供應鏈也助推了跨境電商高質量發展。
“互聯網銷售對供應鏈的要求非常高,產品一旦斷貨會對訂單造成非常大的影響,產業帶中有很多同類產品及配件,能夠保證及時供貨。同時,跨境電商有利于促進產品迭代升級,當某個產品成為爆款時,還可以帶動相關的配件銷售。”宮振娜告訴記者,目前園區服務的產業帶涉及天津的地毯、絹花,河北的汽車配件、箱包等多個領域。
圍繞產業帶特點和空港、海港優勢,今年以來,多個新興跨境電商平臺加大了在津布局力度:4月,拼多多海外跨境電商平臺Temu零售出口業務正式落地天津港保稅區;5月,速賣通與菜鳥在靜海區設立了京津冀首個跨境出口倉,服務京津冀及其他北方地區產業帶。
市商務局相關負責人表示,新平臺業務中心的落地,方便企業接收跨境電商領域的最新信息,開展業務創新。平臺資源的聚集也有利于帶動周邊產業發展,促進天津跨境電商規模、質量綜合提升。未來,我市將聚焦五金工具、家具家居、自行車、地毯等優勢產業,繼續培育跨境電商特色產業帶,支持行業企業發展。
政策持續加力 邁向“千億級”目標
相較跨境電商出口,國內消費者對跨境電商進口業務更加熟悉,通過電商平臺“買全球”已融入人們的日常生活。今年上半年,我市實現跨境電商進口39.16億元,同比增長14.8%。
“五一”假期,位于方特歡樂世界的“小溪大汐”景區綜合購物店里新增了一塊跨境電商商品保稅展示區域,這里的化妝品、手提包等進口商品來自東疆綜合保稅區。“和網上購物不同,顧客在展示區域內可以看到實物,提高了購物體驗。保稅展示也為我們構建‘線下引流+線上購物’這一商業模式提供了支持,能夠提升相關商品的曝光率和購買率。”天津市赫陽宏泰國際貿易有限公司相關負責人周雪艷說。
天津海關相關負責人表示,在有效監管的基礎上,海關部門發揮綜合保稅區的政策優勢,為跨境電商企業開展進口商品保稅展示業務提供服務,指導其辦理申報、擔保等手續。同時,支持企業在綜保區內設立退貨中心倉,減少區外存儲、物流等環節的支出。
政策層面利好不斷。日前,經國務院常務會議研究審議,進一步支持天津濱海新區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政策措施印發實施,其中提出加密天津港外貿航線、加快中歐(亞)班列高質量發展等,這無疑將為包括跨境電商在內的對外貿易帶來新的發展機遇。我市相關部門也推出了支持跨境電商進出口集散分撥中心建設實施細則,鼓勵更多跨境電商資源要素在津聚集。
推廣出口拼箱等便利化措施,落實無票免稅、核定征收等稅收政策……記者從市商務局了解到,天津將持續優化跨境電商監管模式,打造更優營商環境,還將出臺跨境電商高質量發展三年倍增計劃,加大全市工作統籌推動力度,力爭到2026年底實現千億級規模目標。(記者 馬曉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