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快訊】早訊:12月份以來超百只信用債取消發行 央行再啟14天期逆回購

2022-12-20 09:48:55 來源: GPLP

齊魯轉債上市首日“破發” 可轉債市場總體運行平穩


【資料圖】

數據顯示,12月19日,齊魯銀行發行的80億元齊魯轉債上市。截至收盤,齊魯轉債跌4.87%,成為今年以來第一只上市首日“破發”的可轉債。截至12月19日,今年以來共有142只可轉債上市,上市首日平均漲幅為29.74%。(中國證券報)

年末頻頻調節“流量閥” 基金經理攻守兼備

部分主動權益類基金于近期頻頻實施限購,同時也有部分主動權益類基金開門迎客,恢復正常申購業務。業內人士表示,限購表現分化可能和基金經理對產品規模的要求以及對市場的態度有關。展望明年權益市場,有基金經理認為,市場的投資主線可能會圍繞穩增長和新賽道展開,地產板塊、消費板塊以及科技成長板塊或可作為重點配置方向。(中國證券報)

央行再啟14天期逆回購 護航年末流動性平穩

分析人士認為,央行重啟14天期逆回購,以及超額續作MLF,都體現央行著力維護年末流動性平穩的意圖,預計跨年資金價格難以明顯下行。從受訪情況來看,近期資金面趨緊原因包括月度繳稅、年終銀行考核等。(上海證券報)

12月大幅加倉醫藥生物板塊 內資外資偏好有所不同

受疫情影響,A股醫藥生物板塊近期表現強勢,不少與新冠防治、新冠檢測相關的醫藥公司股價大漲,持續引發資金關注。從交易所公布的數據看,高風險偏好的融資資金與持股周期偏長的北向資金,12月以來均大幅加碼醫藥生物板塊,成為推動對應個股股價走強的重要因素。(上海證券報)

穩預期強信心抓落實 充分挖掘增長潛力

連日來,各地陸續召開會議傳達學習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大家一致認為,會議對于凝聚共識、堅定信心,做好明年經濟工作,具有重大而深遠的意義。要緊緊抓牢高質量發展這個首要任務,穩預期、強信心、抓落實,科學確定2023年經濟發展目標,充分挖掘增長潛力,深化高水平改革開放。(證券時報)

北京上市公司加速復工復產 多措并舉“應開盡開”

19日是北京明確重點行業企業全面復工復產首日,記者從多家北京上市公司處獲悉,相關主體的復工復產已經按下“加速鍵”。這帶動了北京公共交通客流大幅回升,煙火氣息加速恢復。同時,不少企業向記者表示,通過多維措施實施員工關懷,實現經濟效益與員工利益的平衡。(證券時報)

12月份以來超百只信用債取消發行 涉及規模848.53億元

自11月份債市進入調整階段后,一級市場上信用債取消發行數量和規模出現較大幅度增長,進入12月份后,信用債取消發行呈延續趨勢。專家表示,在目前發行方債市融資成本過高的情況下,部分發行人,尤其是城投債的發起方選擇先取消發行,這是正常合理的市場化行為。(證券日報)

320家A股上市公司發布董責險投保計劃 網絡安全風險等被高度關注

12月17日,浙江建投發布公告稱,擬辦理董監高責任險續保相關事宜。這是越來越多上市公司投保董責險,進一步完善公司治理的一個縮影。記者根據上市公司公告梳理,今年以來已有320家A股上市公司發布董責險投保計劃,而去年發布投保計劃的公司數量為248家。(證券日報)

標簽: 上市公司 醫藥生物 基金經理 今年以來 月份以來

[責任編輯:]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