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焦點!犀牛早訊:年內新發基金規模超萬億元 44只產品在10月內發行
2022-10-10 09:50:00 來源: GPLP
0瀏覽 評論0條
基金重倉股十年變遷 “管窺”經濟轉型升級
(資料圖)
最新披露的重倉股數據顯示,與十年前金融房地產“搭臺唱戲”截然不同,截至2022年6月底,在主動權益類基金前十大重倉股中,以寧德時代代表的新能源板塊整體強勢崛起,占據“半壁江山”。科技創新、消費板塊也日益為公募基金青睞。(中國證券報)
券商建議四季度關注A股三主線
A股市場四季度行情走勢備受各方關注,日前多家券商陸續發布了2022年四季度策略報告。券商普遍認為,四季度經濟基本面修復以及上市公司業績改善或為投資者帶來新的布局機會,四季度市場表現有望較三季度出現改善。從配置上看,高景氣成長、消費及傳統能源是券商較為青睞的三大賽道,低估值藍籌板塊以及業績邊際改善板塊也值得關注。(中國證券報)
今年前三季度A股IPO融資4370億 科創板和創業板企業募集金額占全市場比例逾八成
最新數據顯示,今年前三季度,A股IPO融資規模達4370億元,成為全球新股發行規模最大的市場。截至三季度末,全球十大股票承銷商中有4家為中國投行,中信證券超越高盛排名第一。(上海證券報)
年內新發基金規模超萬億元 公募積極備戰四季度
在業內人士看來,公募基金憑借低門檻、產品多樣化、運作規范等特征滿足了老百姓投資理財需求。對于基金管理人而言,后續應以投資者利益為核心,打造定位明確、風險收益特征清晰的基金產品線。(上海證券報)
增持回購踴躍 A股公司積極“護盤”
在剛過去的第三季度,A股三大指數連續三月齊跌,大盤險守3000點關口。而每當市場調整,便會涌現出一批增持或回購行為,對于上市公司及其股東來說,這既是“護盤”的舉措,又是“抄底”的機會。(證券時報)
消費好或科技強? 行業主題基金策略“位置決定腦袋”
國慶長假期間,外圍市場先揚后抑,對A股基金的布局會構成哪些影響?證券時報記者注意到,受外圍市場寬幅動蕩的影響,國內公募基金QDII所持倉的美股科技賽道在國慶節長假期間受損嚴重,或將在節后顯著拖累凈值,并傳導至A股相關賽道基金。(證券時報)
央行逆回購操作重回20億元低量 意在回收過剩流動性實現合理充裕
“十一”假期過后,中國人民銀行(下稱“央行”)公開市場迎來大規模逆回購到期。10月8日至10月14日的7個工作日累計有9680億元逆回購到期。其中,10月8日就有6110億元逆回購到期。(證券日報)
基金超級發行周將至 44只產品在10月內發行
據《證券日報》記者統計,全市場已有44只新基金(A/C份額合并計算)定檔10月份發行,若加上目前正在發行中的80只基金,10月份新發基金數量至少達124只。另據東方財富Choice統計,全市場已經排上10月份發行檔期的44只新基金中,僅10月10日至16日單周的發行數量就達到25只,基金發行市場在10月份或迎來“超級發行周”。(證券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