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五河縣推進高標準農田 總投資達3.26億元
2022-08-04 11:15:39 來源: 安徽日報
0瀏覽 評論0條
7月30日,五河縣澮南鎮郭廟村種植戶鄭如海冒著高溫在地里勞作。和往年不同,自從村里的高標準農田建好,老鄭心里更踏實了。
“以前排水溝窄小且年久失修,旱季時無法進行灌溉。現在有了提水站,電閘一開水就來了。”老鄭說。今年夏種時節,村里新建的高標準農田派上了用場,老鄭把12畝地改成水田,種上了水稻。
“正常年份,水稻比旱作物每畝增收600元以上。”土地給力,如今的鄭如海干勁更足。
郭廟村有土地10750畝,過去有灌溉機井42眼,大多年久失修。
“僅有十幾眼機井能用,而且深度不夠,出水量少。”郭廟村黨支部書記朱苗苗告訴記者,“村里守著懷洪新河,看得見水,卻用不上水,村民心里干著急。”
2021年,五河縣強力推進高標準農田建設民生工程,項目治理面積14萬畝,涉及澮南鎮等7個鄉鎮8個項目區,總投資達3.26億元,目前已全面建成。
現在,郭廟村新建了1座提水站,配備了3臺55千瓦電機,不少機井經過改造后采用高效節水技術,通過提前預埋管道,在地頭安裝出水口,群眾只需先刷卡,然后拿水管接上就能使用,方便又快捷。而新修的提水站、防滲渠、“U”型渠、斗門、涵閘等配套水利設施,實現了旱能灌、澇能排,大大提高了耕作效率。
水的難題解決了,路的問題也一并得到改善。朱苗苗指著一條水泥路說:“以前這路窄不說,還全是泥,趕上下雨天,別說機械了,人都進不去。現在土路變成了水泥路,村民開著機械車直接到地頭。”
“高標準農田建成后,改變群眾‘望天收’的狀況,農田水利設施得到完善,抗災能力增強,有助于群眾增產增收和土地流轉。初步測算,僅2021年度項目實施后,就可改善排澇面積2.1萬畝,新增節水面積0.09萬畝,年節水量23.4萬立方米,重要農產品畝均年增產量800公斤,年增產值225萬元。”五河縣農田建設服務中心負責人告訴記者,該縣還探索建立高標準農田建后管護新機制,真正讓高標準農田管出產能,管出“高標準”。
今年,五河縣被列入安徽省高標準農田建設整縣推進試點縣,圍繞加強基礎設施建設、宜機化改造等方面任務分階段實施。
“五河縣高標準農田建設項目治理面積14萬畝,總投資約3.3億元,擬于三季度啟動工程建設。我們將因地制宜采取治理模式,堅持整合資源、多元投入,確保按計劃在2024年完成試點建設任務。”五河縣農業農村局負責人說。
相關閱讀
-
-
安徽社區實行全新黨建+積分治理模式 治理鄉村
我們現在都把村里的事當成自家事來辦,賺積分就像往自己的卡上存錢,都希望自己賬戶里的錢越多越好...更多
2022-04-22 10:3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