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才能讓寶寶“吃嘛嘛香”呢?第一步識別饑餓信號

2021-12-20 16:14:07 來源: 東南早報

0瀏覽 評論0

事例:“孩子老說不餓”“孩子不愛吃菜”……常有家長因為喂養(yǎng)問題焦頭爛額,那怎樣才能讓寶寶“雞飛狗跳”的吃飯過程變成“吃嘛嘛香”的溫馨畫面呢?

中醫(yī)師杜曉亞:第一步:識別饑餓信號,及時給予回應。嬰兒時期,寶寶看到食物時用手去抓、很興奮,當有食物靠近時會張嘴、舔吮食物等,可能是餓了;而當嬰兒緊閉小嘴、扭頭、吐出食物時,則表示其已經(jīng)吃飽。幼兒時期(1-3歲)的寶寶可以通過表情、動作、語言等表達饑餓或者飽足的信號。當孩子發(fā)出吃飽的信號,家長不要再強行喂養(yǎng)寶寶。

第二步:提供適合年齡的食物,培養(yǎng)飲食技能。要給寶寶提供合適的飲食環(huán)境。從開始添加輔食起,就應為嬰幼兒安排固定的坐椅和餐具,避免進食時看電視或玩玩具分散注意力。

寶寶添加輔食后,逐漸增加食物種類,從一種到多種;過渡食物性狀,從細到粗、從軟到硬。1歲以后食物種類上基本都可覆蓋,烹調(diào)方式上燉蒸煮為主,少煎炸。

培養(yǎng)相應的飲食技能。7個月大的寶寶即可在大人引導下進行咀嚼鍛煉;9個月可學習拿勺子自喂;1歲左右可學習自己拿勺子吃飯,家人輔助喂養(yǎng);1歲半可培養(yǎng)獨立進食。

第三步:從心理、行為方面進行引導。首先,可以帶孩子參與買菜、洗菜、做菜的過程,提高孩子對食物的興趣。其次,營造輕松的氣氛,孩子吃得好時及時給予鼓勵和表揚,正面強化。最后,對不好好吃飯的孩子可采用“饑餓療法”,不追著喂飯。不在正餐前1小時增加零食、點心。

[責任編輯:]

相關(guān)閱讀

新手爸媽不懂如何照顧寶寶? 護師幫忙解題作答

怎么知道寶寶是餓了還是飽了寶寶怎么不吃奶或吃很少沒有奶水怎么辦……寶寶的出生,帶給新手爸媽們...更多

2021-08-02 10:15: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