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G成為產業轉型升級加速器 百畝地省90%人力成本

2021-12-20 15:51:31 來源: 東南早報

0瀏覽 評論0

惠安縣輞川鎮衡潤火龍果種植基地里,負責人陳建置打開手機APP進行了簡單操作,智能水肥一體化灌溉系統就開始運行,千畝火龍果地開啟一天的噴灌。“5G已經成為產業轉型升級的加速器。”陳建置說。

對土地如此輕松的把握,得益于中國移動福建公司惠安分公司聯合瑞龍生態農業構建的“1+1+N”智慧農業綜合解決方案。該方案將信息化技術與農業生產技術深度融合,打造全產業鏈現代農業示范園區,讓“萬畝良田”于“方寸屏幕”間便可實時掌控。

引入5G+智慧農業化平臺

百畝地省90%人力成本

傍晚6時,衡潤火龍果種植基地準時亮起了燈光。這個千畝現代化標準大棚里,引種著臺灣紅心火龍果,自動亮起的燈光將為火龍果進行補光到晚上10時30分。通過智能化補光,火龍果的收成可以從每年的10到11批提升到14批。

整合1個物聯網展示中心,以及智能控制系統、智能水肥一體化灌溉系統、環境監測系統、遠程蟲情測報系統、自動清蟲殺蟲燈等N項智能化系統的5G+智慧農業化平臺,讓農事可通過遠程操作實現。“原來,100畝地完成澆水和施肥需要10個人忙上一整天。引入平臺后,只需要1個人操作,2小時就可以完成工作。”陳建置說,如今的人工成本只是以前的十分之一。

水和肥料等物料成本同樣也節省了。5G+智慧農業化平臺可以精準地分析出水肥用量,以往人工操作時對水肥量把握不夠精準的問題得到了解決,肥料也比之前節省了六七成。

依托5G網絡

促傳統農業數字化轉型

5G+智慧農業應用還將在陳建置的土地上發揮出更多作用。明年,新規劃的20畝土地將裝上雨水感應系統,自動開關天窗;溫濕度感應系統將為搭棚自動開關卷簾……“科技始終是第一生產力。”陳建置說。

在5G+智慧農業化平臺上,智能水肥一體化灌溉系統可根據空氣溫濕度、雨量等氣象情況以及土壤pH值傳感器進行土壤分析,精準調控自動灌溉,按需施肥;遠程蟲情測報系統能夠對環境、蟲情等信息進行實時監測、分析和決策;環境監測系統根據光照強度、風向、風速、雨量、二氧化碳以及土壤鹽分等維度對農場環境實施在線監測,提供科學管理數據依據,實現對農場的信息化、智能化管理。

“我們根據農業園實際應用場景及生產痛點,依托中國移動高速率、低時延、海量連接的5G網絡,綜合應用大數據、云計算、邊緣計算、人工智能等技術,構建5G+智慧農業解決方案,實現智能控制、智能決策,支撐精準種植、精準養殖應用場景,促進傳統農業生產數字化轉型。”中國移動福建公司惠安分公司盧群洪介紹。(早報記者 李菁 吳嘉曉 通訊員 柯錦煌 李鵬鋒 馮雅琳 文/圖)

[責任編輯:]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