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機構跑馬圈地 但缺乏規范且師資水平參差不齊

2021-12-14 09:29:58 來源: 閩南日報

0瀏覽 評論0

“絕不能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類似的“育兒話”已經被很多父母視為“真理名言”。“如果從孩子出生的第三天開始教育,那么就已經晚了兩天。”有的家長甚至如此“不甘落后”。在各大網絡平臺關于早教的討論版上,越來越多父母開始讓孩子接受早教,而絕大多數家長也是抱著一種“跟風”的心理。多數早教機構抓住家長心理看到這樣一條“發財路”,猶如雨后春筍,紛紛進場掘金。

如今,在國家“全面三孩”政策的開放下,早教市場這塊誘人的“蛋糕”到底有多大?市場前景如何?記者走訪漳州各大早教機構,進行深入的調查。

家長熱捧 早教機構跑馬圈地

創辦于1998年號稱“讓每個孩子享受適合的愛與教育”的早教機構紅黃藍教育在漳州萬達廣場開業6年來,一直深受家長們的歡迎,前來上課的嬰幼兒可謂絡繹不絕。同在萬達廣場的還有金寶貝早教中心“同臺競爭”。

近年來,早教園、早教中心、親子俱樂部等各類早教機構相繼在漳州涌現。“80后”和“90后”作為當今社會的生育主角,因為觀念新且舍得投入,推動了近幾年早期教育市場的快速膨脹。

早教正在利用家長怕輸的心態,迅速跑馬圈地。0-3歲嬰幼兒早期教育曾經是一個模糊的領域,父母就是孩子的第一任啟蒙老師,哥哥姐姐就是孩子學習和模仿的對象。而在市場細化、術業專攻的今天,早期教育不再是單靠家庭來支撐的領域,龐大的市場需求讓諸多機構紛紛涉水早教市場。

康女士是一家事業單位的工作人員,日前正在為寶寶物色合適的早教機構。康女士告訴記者,在寶寶0-6個月時,曾參加早教機構做活動免費的親子活動,效果不錯。目前寶寶一歲半,正處于學說話的階段,她打算物色一家權威有特色的機構,來加強孩子在語言等方面的培養。

問及為什么送孩子去早教機構,康女士表示,自己工作繁忙無法抽出充裕時間陪伴孩子,家里老人溺愛孩子,和孩子相處方式單一,不利于個性培養和潛能激發,也不利于孩子全方位健康成長。記者了解到,越來越多的家長都有著和康女士一樣的看法,對幼兒的教育開始倚重于早教機構。

費用不菲 教學內容大同小異

在一些早教機構的宣傳材料上,記者看到“開啟智力”“激發潛能”“培養寶寶社交力”“啟發寶寶想象力”“在游戲中提高嬰兒情商”……這些五花八門的詞匯讓許多家長常常目不暇接、怦然心動。

昨日,記者以寶寶家長的身份進行咨詢后發現,各早教中心的價格各異,一般是40分鐘到90分鐘一節課,收費最低的一家每節課98元(課時較短),最高的要300多元。如果選擇最短課時和最便宜的價格,一年最少也要四五千元。有的早教中心還推出各類“課時套餐”,報名的課時越多,打折的力度越大,價格越優惠。

如此不菲的價格,早教到底都教些什么內容呢?記者來到某早教中心,這個早教中心面積有四五百平方米,大廳里擺著一些彩色小桌子和小椅子,墻上擺滿圖畫書、小玩具、畫板等。正好有個教室正在上課,透過一面玻璃窗,記者看見孩子和家長正圍坐在地上聽課。“這是親子互動課,可以從各種動作中鍛煉孩子的肢體協調能力和智力發育。”該中心工作人員介紹道。

記者走訪發現,早教機構開設的教學項目名目繁雜,大致可分為藝術、體能、語言、認知等幾大類別,為了體現專業性,其中一部分課程以國外著名的幼兒教育專家命名。雖然課程叫法不一,但內容及形式趨同。

缺乏規范 師資水平參差不齊

“我給孩子報了一家品牌早教中心,當初報名的時候,他們說有全國知名的專家授課。可是上了十幾次課,從沒見過什么專家,上課的老師大都是年輕的小姑娘。”市民陳女士說,據她了解,一般早教機構的老師都是通過招聘來的,大部分沒有專業背景,稍作培訓就可上崗,水平參差不齊,早教機構的老師收入并不高,人員流動比較快,也有個別早教中心擁有研究生學歷的老師,但數量很少。

有家長告訴記者,老師上課的時候都會通過一些益智玩具,讓孩子和家長互動。課后,老師會巧妙地向家長推薦這些玩具或者圖書,比如市面上幾十元就能買到的東西,到了早教中心至少得上百元。

記者了解到,我國目前還沒有將0-3歲的嬰幼兒早期教育納入教育體系,最早的幼兒教育是從3歲開始。一位業內人士告訴記者,部分早教機構的教育資質、所設課程內容以及師資水平都缺乏相應的規范。記者在早教中心詢問一些家長,給孩子進行早教是否有效果時,很多家長表示“我們也不知道,就當給孩子玩玩吧”。除此之外,有些家長也表現出了對于嬰兒時期的早教沒有相應的規范表示擔憂,“一旦出現各種突發情況,這些非專業人員是否知道怎么處理?”

效果疑義 特色服務挖掘市場

據了解,漳州早教市場興起并走入人們視線,始于近五年,經過幾年市場的洗禮,只有少數幾個比較知名的品牌早教機構存活下來。目前,市區規模比較大的早教機構不到10家,而那些藏身于新村、小區內的小機構大概有幾十家左右。

這塊誘人的“大蛋糕”到底有多大?“根據行業數據,走進早教中心的家庭只有10%左右,另外90%的市場開發空間還很大。”業內人士認為,盡管一些家長對早教是否有效果仍存在疑義,但任何一家早教機構負責人都不會否認這塊市場的潛力。家長對教育的投入向來不吝嗇,有特色的早教服務將成為挖掘新市場的關鍵所在,早教無疑是一個前景廣闊朝陽產業。

嬰幼兒早期教育最早起源于歐美,在我國發展已有20多年時間。相較于一二線城市,目前漳州的早教市場仍處于剛起步階段,因此提升空間還很大。“這是一塊最具潛力的廣闊天地,現有的早教機構應該細分市場,聯手把整個市場做大做強,實現互助互惠互利共贏。”有關負責人表示。(本報記者 李 潤)

[責任編輯:]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