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老人辭世后捐出遺體 一家五人三個實現捐獻

2021-11-05 15:12:55 來源: 福州新聞網

0瀏覽 評論0

“有一天,我會躺在實驗臺上。你們要在我身上好好做實驗,多攻克醫學難題,盡快成長為一名合格的醫生,成為一個真正的白衣天使。”3年前,福州老人周與燊作為遺體捐獻志愿者,參加福建醫科大學舉辦的追思“大體老師”活動時作出這樣的承諾。

如今他的愿望實現了,但也意味著他離開了——11月1日,周與燊辭世,享年91歲。3日上午,遺體交接儀式在其家中舉行,家屬按照老人生前的意愿,將他的遺體捐獻給福建醫科大學用于醫學研究。

“老伴,答應你的事,我和孩子們都做到了!”捧著周與燊的臉,呂美蘭跟丈夫深情地說道。

執著 誓捐遺體 忙活了十六年

“我父親是個執著的老人,認準的事情就不會輕易改變。”周與燊長女周潭榕說。

周與燊在2005年看到《福建省遺體和器官捐獻條例》的報道后,便萌生了捐獻遺體的想法。“他跟我們說,‘這個好!人死了,不給后人和社會增加負擔,還能為醫學事業作貢獻’。”周潭榕說,父親把條例內容復印了好幾份給他們傳閱,而且逐條研究,給家人“洗腦”。

此后,周與燊多次召開“家庭吹風會”,把后事安排得明明白白。“記不清開了多少次會,主題永遠只有一個:捐遺體!他擔心我們不同意,還特意把會議內容打印成文字,讓所有家庭成員簽字蓋章。”周潭榕說,從2005年開始,一直到父親生病不能說話之前,他都在極力說服家人——“答應我的事,你們一定要做到,不要‘違約’!”

為了確保在離世后能把遺體捐獻出來,16年間,周與燊在福州市、晉安區以及建陽的紅十字會都做了登記。

感動 一家五人 三個實現捐獻

周與燊是2015年度感動福建十大人物之一,“感動”源于他積極宣傳和堅持遺體器官捐獻,而且力勸兩個家人逝后捐出遺體器官。

周與燊一輩共有五個兄弟姐妹,周與燊排行第二。周爾和是他的弟弟,是周家首個捐獻遺體的人,也是建陽捐獻遺體第二人。

2014年,周爾和突發腦梗去世。在周與燊反復勸說下,弟媳終于同意捐獻丈夫的遺體。周與燊通過紅十字會,將弟弟的遺體捐給了福建醫科大學。

2015年,周與燊的大妹妹周永珍在武漢去世,遺體捐給了同濟醫學院,眼角膜捐給了兩名眼疾患者。實際上,離世之前她就在周與燊的勸說和周爾和實現捐獻的影響下,簽署了自愿捐獻遺體登記表。

在這之后,周與燊捐獻遺體的信念更強了,多次對子女說:“如果我走了,你們給紅十字會打個電話,把我的遺體捐了就可以了。”

隨后不久,定居香港的小妹周永華也是毅然而然填寫了捐獻表。

傳承 向死而生 感染著周邊人

“父親是一個特別節約、不愛麻煩別人的人,他在后事安排里特意說明簡辦喪事,并且不留衣冠冢、不設墓穴。”周潭榕哽咽道。

1949年,不到20歲的周與燊從馬尾船政學校投筆從戎參加革命,隨后從事政法和工商管理工作。一輛破舊自行車、一身洗得發白打著補丁的舊制服、一雙解放鞋,就是他在工作中的標配。

自從獲評感動福建十大人物后,周與燊對自己愈發“摳”了,卻對宣傳遺體器官捐獻工作樂此不疲。在他的感召下,不僅家人成了志愿者,兒女身邊的同事也填寫了捐獻登記表。“我只是做了應該做的一件平凡小事,社會卻給予我一生中最高的榮耀。”周與燊曾這樣評價自己的行為。

長子周武說:“父親的一生,雖然平淡如水,但他非常懂得生命的真諦。”

“像周與燊老人這樣,積極主動捐獻遺體器官的老干部越來越多,極大地體現了老一輩人的無私奉獻精神,他們不平凡的人生,造就了不平凡的思想。”福州市紅十字會秘書長陳強說,如今越來越多人認同遺體器官捐獻,中老年人簽捐獻遺體登記表的比例逐年增多,其中參加過革命和接受過高等教育的老人占比最大。

(福州新聞網)

[責任編輯:]

相關閱讀

河北醫科大學家屬宿舍疑似天然氣泄漏爆燃 致2死4傷

河北醫科大學家屬宿舍疑似天然氣泄漏爆燃 致2死4傷

據石家莊長安發布官方微博消息,2018年12月24日凌晨6點左右,河北醫科大學家屬宿舍8號樓一單元402疑...更多

2018-12-24 10:26: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