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網絡讓老年人生活更加精彩 但部分老人沉迷其中
2021-10-12 08:32:39 來源: 三秦都市報
0瀏覽 評論0條
晚上11:40,陳宇起床時發現書房的燈亮著,推門一看,67歲的父親拿著放大鏡在看手機上的視頻。“爸,怎么還不睡?”“我這上著課,一會就完了。”
陳宇無奈地告訴記者,父親喜歡攝影,退休后報了好幾個攝影培訓班,都是遠程手機授課。每堂課50分鐘,一天下來光上課就需要花費近2個小時,而這只是老人平日里用手機上網的其中一項內容。“我爸就是躺床上了也不馬上睡覺,而是刷手機,聽見手機掉到地上的聲音就說明他睡著了。”陳宇笑言,現在陪伴父親時間最長的人不是同住一個屋檐下的母親,而是一部智能手機。
隨著互聯網的“適老化”改造,越來越多老年人會熟練使用智能設備,帶來便利的同時,也讓部分老人沉迷其中。
吳萌和父親手機中下載過同一個新聞APP,打開后兩者的推送內容卻完全不同。父親手機中首頁位置推送的信息不少都有“秘史”“秘聞”“內部會議”等字樣。“感覺老一輩人很喜歡閱讀歷史文章,但對內容的真偽很難辨別。”
和很多家庭一樣,吳萌和家人們之間也建立了好幾個微信群,她發現群里活躍著的往往不是年輕人。“每天凌晨,大舅發送養生信息,一發好幾條;一大早,長輩們開始在群里發表情包問候;其他時間時不時跳出來一個‘標題黨’視頻或者文章,讓人哭笑不得。”不僅如此,吳萌偶然發現,喜歡看短視頻的母親不知道從什么時候開始,關注了她的賬號,時不時還留個言。
“咱上學那會特別流行‘搶車位’和‘種菜’的游戲,沒想到有一天我媽也開始沉迷其中。”說這話的是“80后”的張晶晶,“她幾乎每天都會在微信群里分享‘澆水’的鏈接。上次澆水游戲玩了快一個月,兌換了一袋核桃。”
讓老人們樂此不疲的除了“澆水”游戲,還有看視頻得金幣。打開某集合類視頻APP,便能看到下方閃動的字幕。“一個20秒的視頻得8枚金幣,看1250個視頻可以賺1萬枚金幣,1萬枚金幣可以兌換1元錢。”本著“不要白不要”的原則,67歲的陸建國一邊刷著視頻,一邊主動分享“拉新”。
不過,在部分子女將父母沉迷網絡視為“洪水猛獸”的時候,很多老人在智能生活時代,借助互聯網活得更精彩。
“與以前相比,如今的生活真是太方便了。除了購物、打車,我還經常在網上查找菜譜,跟著大廚們做菜,提升了廚藝,家人也吃得開心。”今年64歲的張真認為,多數老年人對社會環境的適應能力是比較強的。學會上網后,不僅能為個人和家庭生活帶來便利,也能充分享受社會發展的紅利。
如今,張真是姐妹們眼中的“網絡達人”,大家喜歡向她請教,她也重新找回了退休前那種“被需要”的感覺。“我們姐妹幾個有不定期聚餐的習慣,每次都讓我推薦地方。不是因為我吃過的餐廳多,而是我善于在網上搜索各類餐館信息。”這不,今年的重陽節,張真又和另外3位朋友約著去吃一頓火鍋,為此她在手機上團了優惠券。
“網絡的精彩世界,無論是年輕人還是我們都沒辦法抵擋。”張真認為,與其一味限制,不如讓老年人能夠待在安全、舒適的互聯網“老年模式”里。
(本報記者石喻涵李平李永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