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桃木雕刻脈枕隱藏感人故事 將好家風一代代傳下去
2021-08-06 10:18:38 來源: 閩南日報
0瀏覽 評論0條
我家珍藏著一個核桃木雕刻的脈枕,這個脈枕長15厘米、寬6厘米、高7.5厘米。脈枕的造型非常特別,看上去就是一個胖乎乎的娃娃抱臂側臥著。娃娃光頭,瞇著眼,大張著嘴,似乎睡得正香。娃娃的背脊微微凹陷,正適合病人把手腕擱在那里候診。
這個脈枕造型簡約,紋理細膩,厚重拙樸。工匠運用浮雕、淺雕等技法,只寥寥幾刀,便將一個肥胖乖巧的娃娃,活靈活現地展現了出來。想必那些前來看病的病人,見到如此可愛的脈枕,愁悶的心情瞬間就會變得輕松起來。
這個脈枕在我家傳了四代,有一百余年的歷史了。由于年代久遠,使用頻繁,脈枕已變得光滑如玉、包漿深厚。它的色澤雖不再鮮艷,卻別有一番古樸、滄桑的味道。聽父親講,這個娃娃形脈枕是太爺爺的心愛之物。關于它的來歷,還有一個感人的故事。太爺爺是鎮上的一位中醫,他醫術高明,心地善良,非常同情那些家庭困難的病人,經常去山上采草藥,以極便宜的價格賣給病人。對于那些無錢治病的病人,他則是免費贈藥。
上世紀20年代初的某日,太爺爺上山采藥時,到一農戶家討水喝,發現農戶的兒子患了傷寒。因無錢醫治,病人頭發都掉光了,人瘦得皮包骨,奄奄一息。太爺爺動了惻隱之心,當即為其把脈看病。然后太爺爺對病人父親說:“跟我一起回去吧,我送些中草藥給你們,你兒子不能再拖了。”
太爺爺精心配了藥,并幾次前往探望。一個月后,農戶兒子終于痊愈。只是頭上光禿禿的,再也不長頭發。雖然如此,農戶還是歡喜不已。他們見太爺爺的脈枕破舊,便把家里一棵長了幾十年的核桃樹砍了,請木匠做了一個娃娃形脈枕送給太爺爺。為了感念太爺爺的救命之恩,特意將脈枕做成一個光頭娃娃的形狀。
太爺爺一生清正自律,從不收受病人的饋贈。但這個木雕娃娃形脈枕,他很喜歡,破例收下了。太爺爺把這個脈枕放在診室的桌子上,病人知道了脈枕的故事后,對太爺爺更加敬重。爺爺長大后,繼承了太爺爺的衣缽。太爺爺鄭重地把這個脈枕送給他,并諄諄告誡:“心里一定要有病人。要記住這個故事,脈枕要一代代傳下去。”
爺爺牢牢地記住太爺爺的教誨,用精湛的醫術救人無數。脈枕傳給父親時,他是武鋼金山店鐵礦警衛班的一名警員。有一次,為了保護國家財產,他與歹徒進行了頑強的搏斗,身負重傷也毫不退縮。現在,脈枕傳到我手里。我也是一名醫生,在工作中,我總是要求自己做到最好,曾多次為病人獻血,為了病人的康復殫精竭慮。
這個木雕娃娃形脈枕,成了我家樂善好施的載體和見證。我們會將這個脈枕的故事講給后輩聽,并將樂善好施的好家風一代代傳下去。(記者 胡 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