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紹兩件先人消暑利器:瓷枕和漆皮枕

2021-07-12 10:50:47 來源: 閩北日報

0瀏覽 評論0

炎炎夏日,在沒有冰箱、空調的古代,我們的先人是如何度過難耐的酷暑呢?枕頭就是他們的消暑利器之一。南市博物館藏有各類材質的枕頭數件,今天就帶大家認識其中的兩件精品。

宋白釉剔束蓮橢圓形瓷枕

枕瓷質,呈腰圓形,中部微下凹,并剔刻一束蓮花紋,直壁底,施白釉,素底無釉,枕底開有一個小孔,以使枕箱內的空氣在高溫燒制下可以排出,避免造成胎體的爆炸。

瓷枕始燒于隋代,從唐至清各代均有燒造,宋、金時代陶瓷枕的造型最為豐富,有長方形、腰圓形、云頭形、花瓣形、雞心形、六角形、八方形、銀錠形等式樣。瓷枕最初以脈枕的形式出現,以后逐漸演變成寢具,因其光潔細潤,質堅清涼,被古人視為寢臥的佳品。宋代張耒曾有詩曰:“鞏人作枕堅且青,故人贈我消炎蒸。持之入室涼風生,腦寒發冷泥丸驚。” 除了可以消暑,古人也認為瓷枕于健康有益。李時珍在《本草綱目》寫到:“久枕瓷枕,可清心明目,至老可讀細書。”

漆皮枕

枕呈長條形,中髹紅漆,兩頭髹黑漆。其兩端在三重紅色及金色倭角框內繪金彩紋樣,一側髹蛟龍噴水圖案,其上橫書“延盧吉盛造”;另一側髹鳳穿牡丹紋樣,上豎書“申壬有二皮包換”。

漆皮枕以木作骨架,其后用藤條編織為枕形,再將水牛皮繃緊縫于其上,加固、熨、髹漆、窨干后,兩端彩繪,最后得以成品,制作工藝繁瑣,具體工序則需要幾十道,歷時一個月。

清代漆皮枕在南地區風靡一時,其中尤以陳永盛皮枕店最負盛名,陳永盛皮枕店由陳耀春在清光緒六年(1880)創辦于延,故當地人也稱漆皮枕為“延皮枕”,1900年店鋪遷往福州,所產皮枕也受到福州人民的喜愛,成為福州的知名品牌。

漆皮枕用料天然,制作精良,器表漆蠟豐厚,光滑、質輕、耐酸、防潮,散熱快,成為了當時人們的納涼神器,因此得以風行百年

(作者:謝葉云 林正鋒)

[責任編輯:]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