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美:傳統文化新玩法 體驗不同文旅勝地
2021海峽兩岸(集美)龍舟文化節包含了線上線下多項精彩內容,融合嘉庚精神、華僑文化、閩南文化,讓更多群眾感受傳統文化、體驗龍舟運動、傳承龍舟精神,促進文旅產業發展
到集美學村逛一逛,了解愛國僑領陳嘉庚的故事,然后到龍舟池體驗傳統民俗的魅力;漫步集美新城,沉浸在璀璨的夜景中,再觀看一場震撼的巨型水幕電影;更有全新的紅色旅游路線,可以與家人朋友一起在玩中學、在學中玩……端午小長假來臨前,不少游客就早早地將廈門集美列入旅游目的地做起了攻略。
將各大景點、商圈串聯成線,好比是“把珍珠串成項鏈”——一直以來,集美區以創新思維引領產業轉型升級,深化內外聯動,運用市場化方式積極開展旅游協作,為游客提供全過程、全時空的旅游產品,持續推動著全區旅游品牌、旅游產業、服務品質等全方位升級。
“要突出業態創新,大力培育海洋旅游、文化旅游、康養旅游等新業態,延伸旅游演藝、住宿餐飲、旅游購物等產業鏈,豐富旅游產品和服務供給,吸引高端旅游客源,方便大眾旅游,全面提升福建旅游競爭力。”圍繞全省旅游發展工作視頻會議傳達的精神,作為廈門市首個國家全域旅游示范區,集美區將結合當前全省“再學習、再調研、再落實”熱潮及“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繼續擦亮旅游這張名片,以高質量發展實際成效慶祝建黨100周年。
傳統文化生發新潮玩法
富有節奏的鼓聲,整齊劃一的動作,破浪前行的龍舟……今年5月以來,周末的集美龍舟池總是格外熱鬧,市民游客以及在集臺胞臺商通過預約報名,就能體驗傳統民俗活動——劃龍舟。在集美,這項由陳嘉庚先生親自倡辦的傳統民俗活動從上世紀50年代一直延續至今,已經發展成為重要的節日民俗活動與喜聞樂見的傳統體育賽事。
目前,2021海峽兩岸(集美)龍舟文化節正在火熱進行中。本屆龍舟文化節包含了第十七屆海峽兩岸(集美)端午文化論壇、“詩意集美·紅色傳承”第十六屆集美端午詩歌節精彩內容。在疫情防控常態化形勢下,本屆活動以線上活動為主,以公益性“全民龍舟文化體驗季”為基礎,融合嘉庚精神、華僑文化、閩南文化,通過“看得見,摸得著”的方式,讓更多群眾感受傳統文化、體驗龍舟運動、傳承龍舟精神,促進文旅產業發展。
事實上,“玩得盡興”不僅可以讓來集美旅游的市民游客受益頗豐,對于集美轄內景區運營企業來說,合力發展的做法也為企業自身提供了更多的服務保障和發展空間。
以端午假期為契機,集美區努力釋放“一業興、百業旺”的乘數效應,圍繞文化旅游等新業態,延伸旅游演藝、住宿餐飲、旅游購物等產業鏈。例如,廈門老院子景區與廈門國際靈玲馬戲城分別推出“端午粽動員 歡樂大放價”“端午有戲 歡樂出粽”等優惠活動,羅約海濱溫泉酒店舉辦“迎端午·包粽子”比賽等,集美區以豐富的旅游產品和服務供給,提升市民游客的滿意度、幸福感。
紅色線路展現別樣集美
集美是著名僑鄉和百年學村,也是廈門市最重要的革命老區之一。作為嘉庚故里和閩西南革命的搖籃,集美區紅色文化資源豐富,轄內擁有18處革命舊址遺跡,可謂是一座開放的“紅色教育博物館”。
不久前,位于集美新城核心區、中央公園最高點的集美人文館內,B2層的5G+AR黨史館正式開放,館內設有智能觸控屏、AR探究鏡、VR一體機、AI拍機等高科技設備,以豐富的形式呈現中國共產黨歷史、集美紅色記憶、嘉庚精神、集美新城建設等內容。除了5G+AR黨史館,集美人文館內還有五個展廳,展示了集美的人文歷史軌跡,并重點展示集美“一精神三文化”。
節假日里,這些紅色文化陣地、黨史學習教育的“公開課堂”在科技手段等賦能下,讓紅色資源“活起來”“動起來”,成為集美區獨特風景線。
官任站附近,有集美人文館、廈門市圖書館集美新城分館區;出了集美學村地鐵站不遠,就是集美鰲園、陳嘉庚紀念館、陳嘉庚故居……今年端午節前,為了便于市民游客親身實地感受紅色力量,集美區又通過劃分區域、定主題,歸納整理出5條紅色文化體驗線路,帶上新推出的紅色集美限量地鐵卡,游客禁不住大贊“方便快捷,倍感舒心”。
全域旅游風景這邊獨好
如何破解當前國內旅游市場普遍存在的景點分散、營銷薄弱、衍生品少等問題?集美區在福建省和廈門市文化旅游部門指導下,率先以“全景、全時、全民、全業”的全域旅游理念,全力打造集天下之大美,美Ji在一起的全域旅游“集美模式”。
緊緊圍繞“一盤棋”思維,集美區緊盯旅游業痛點難點下足功夫——
開通省內首條串聯地鐵、酒店、景區的鐺鐺車旅游專線,將品牌活動與全區景點、酒店、商貿等系列旅游資源進行有機串聯。近期,鐺鐺車的線路如何優化還被集美區列入“我有金點子·集美更美好”線上征集活動主題之一,成為“我為群眾辦實事”的又一創新舉措;
根據市場化需求“精準營銷”,建立多主體共同參與的營銷聯動機制,依托線下品牌活動,打通線上線下的全面宣傳格局,微信公眾平臺、網絡直播、線上互動游戲等最貼近時下潮流的方式,打造“永不落幕的集美節”這一全域旅游IP;
引入知名企業,以先進理念、人才資源、客源渠道,為全域旅游的打造提供策略、營銷等支持;
在旅游扶持政策方面,投入力度堪稱廈門市六區中力度最大,通過充分發揮豐富的歷史文化和紅色文化等人文資源優勢,精心打造了一批富有文化內涵、人文精神的旅游產品。
不久前,集美區出品的全國首款“阿庚伯”AR紅色旅游文創衍生品正式上線,該產品以“一聲一音一書一壺”的方式,凸出創意、實用,可以帶著大家“云游”紅色集美、紅色廈門,成為集美區打造“品牌活動+沉浸式旅游體驗+新媒體+市場化”全域旅游模式的又一成功實踐。
“要堅持與時俱進,用好互聯網、大數據、新媒體,不斷提高旅游宣傳和營銷的精準度,優化旅游服務,強化旅游市場綜合監管。”全省旅游發展工作視頻會議指出的內容,為集美區旅游業發展堅定了方向。未來,集美區將繼續整合全區旅游資源,努力打造國內外賓客來了還想再來的旅游目的地。(田圓 陳季玉)
相關閱讀
-
-
泉州婚姻禮俗延續中原傳統文化 婚嫁傳統你知哪些
在西晉永嘉年間(307—313),衣冠南渡,中原士族相隨南逃,來到泉州,沿江而居,為紀念祖籍身份,把...更多
2021-10-14 09:52:06
-
漳州木偶相逢法國木偶戲 東方木偶戲征服法國觀眾
當漳州木偶和傳承人與法國木偶戲相逢,會有怎樣的奇遇?8月31日在法國巴黎木偶劇院的舞臺上,聲光舞...更多
2021-09-03 11:26:01
-
石獅市:加強傳統古村落保護、開發
近年來,隨著美麗鄉村和新農村建設的不斷推進,拆危拆舊、三改一拆等工作的進一步落實,鄉村面貌煥...更多
2021-06-17 13:24:33
-
-
泉州市實驗小學開設書法校本課程
翰墨飄香,傳承書藝。近日,泉州市實驗小學慶祝建黨100周年童心妙筆,頌黨恩師生作品展暨千人千筆校...更多
2021-06-11 16:54:57
-
-
閩南僑村文藝匯演 演出傳統文化味贏得陣陣掌聲(圖)
為進一步弘揚優秀傳統文化,豐富僑鄉人民文化生活。1日,由泉州市委宣傳部、泉州市文聯主辦的“歡樂...更多
2015-09-02 11:23: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