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的教育”實踐活動:把每位學生看作藝術品
好的教育,是正確地看待每一個教育對象,我們的學生不應該是流水線上的“產品”,而應該是一件件“藝術品”,他們需要雕刻、打磨,才能最終綻放美麗。這個過程離不開美的教育,一顆向美之心,方可呈美之道。美的教育,是一個發現美、享受美、理解美的過程。如果沒有對美的渴慕,最初的教育就不會發生。為師者,當用“美”來培育新時代的孩子,“以美潤童心”。
正衣冠,端品行,用“品德之美”浸潤。
文明美,明德正行。好的文明禮儀習慣,可以影響一個人的學習、生活。文明的行為,加上濃郁的文化氛圍,會啟迪莘莘學子去不斷探索、求知。 “你好!”“謝謝!”……小小的禮貌用語,拉近了孩子們彼此的距離;敬禮、鞠躬……小小的舉動,彰顯了孩子們之間的情誼;拾金不昧,助人為樂……傳遞著暖心正能量。穿戴整潔的可愛面孔,是那么的朝氣蓬勃;彎腰拾起片片紙屑的身影,是那么的令人動容;捐向山區的善款和書籍,是那么的暖人心窩……文明的身影是多么的溫暖質樸,善心善行可以形成良性互動和循環,這便是學生品行打造中最關鍵的因素。在美德的滋養下,學生的品質和魅力可以不斷提升。
進課堂,編校本,用“課程之美”引領。
教育實現的途徑是課程,美的教育要發生一定要讓美走進課堂。美的課堂是以美的教育為境界,以“三美”為理念,以美的課堂評價緯度為標準,通過營造美的課堂氛圍,選擇有效的學習方式,培養學生發現美、欣賞美、創造美和表現美的能力與素養,達成美的教育目標。
讀書美,以智明理。我們用閱讀課程引導孩子們善于思索,在思索中領略書中的奧秘,享受精神上的洗禮,領略閱讀之美。操場上,孩子們的動作整齊劃一,跑操的步伐堅定有力;大課間,毽子上下翻飛,彩繩飛舞旋轉,豐富的體育課程塑造著孩子們的體格美。美術、音樂、舞蹈、書法……琳瑯滿目的藝術課程,從多方面培養孩子們的藝術特長,提升孩子們審美情操。校園里,色彩斑斕的井蓋,釋放著孩子們心中的創意熱情;操場上,悅耳動聽的巴烏,抒發著孩子們對音樂的熱愛;舞臺上,唱響海絲的歌聲,傳遞著孩子們對祖國、家鄉的真摯情感……藝術課程是孩子們心中藝術的種子,在課堂上不斷吮吸著營養,萌芽綻放。有了藝術美的浸潤,孩子們的視野和心靈愈加絢爛多彩!以校本課程建設為紐帶,聚合學校文化資源,構筑具有校本特色的學校課程和課程文化,我們可以贏得學生成長和學校發展的動力之源。
重科學,勇攀登,用“創新之美”騰飛。
真正的教育就要“本著這世界潮流的趨向,朝著最新最活的方面去做。”而當今“最能影響一個國家未來強盛的,是科技教育,因為它能培養一批能靈活運用學科知識進行創造的具有科學素養的人” 。“科技,讓教育精彩無限;創新,讓生命充滿活力”,創新美,樂學善思。設計精準的機器編程、廢物利用的創意制作;給孩子展示各種未來感十足的高科技產物,神奇的人工智能系統、隨音樂整齊起舞的機器人、造型炫酷的3D打印;這些都足以傳遞出勇于革新的理念,趣味十足的科技游戲,凸顯個性的創意制作……孩子們成了哈利·波特,成了牛頓,成了愛迪生,最終,成了他們想成為的自己!科技創新讓學生既動手又動腦,邊學習,邊實踐;邊繼承,邊發展。尊重書本,又不拘泥于教材;尊重現實,又可以放飛夢想。
開展“美的教育”活動實踐,讓學生認識美、感受美、欣賞美和創造美,以美養善,以美怡情,提升思想道德修養的同時,也讓學生的人生旅途更加自信、陽光、有情趣、有活力。教育的本質就在于通過審美教育來激活學生靈魂深處對美好生活的追求,使學生走上求真、求善、求美之路。堅持“美的教育”理念,能為學生的美好人生奠基,使每一位學生都能綻放藝術品的美麗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