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甲丑王蔡友輝》首發儀式舉行 省內外專家齊聚古城暢談高甲戲藝術的傳承發展
2021-05-24 09:17:07 來源: 泉州網
0瀏覽 評論0條
昨日,高甲戲著名表演藝術家蔡友輝先生紀念冊——《高甲丑王蔡友輝》首發儀式舉行,省內外專家齊聚古城,暢談高甲戲藝術的傳承發展。百歲中國戲曲界泰斗郭漢城為該紀念冊題寫了書名。
▲蔡黛紅(左)向泉州市高甲戲傳承中心捐贈紀念冊
《連升三級》
中國戲劇史上的豐碑
“早在1963年,我還是大一學生時就有幸在上海看到高甲戲《連升三級》,對蔡友輝的表演藝術,留下了極其深刻的印象。一晃半個多世紀了,我少說也看過一兩千部戲劇演出,但這部戲的記憶卻永遠磨滅不去,至今仍栩栩如生。這部戲演出一千多場,確實在中國戲劇史上是高峰、是豐碑。蔡友輝的表演藝術絕對是經典。”上海戲劇學院原副院長、博士生導師張仲年教授說,蔡友輝在創造賈福古這個角色時,率先實行了中西戲劇的交融,這是他留下的寶貴經驗。這也是當前創作的重要趨勢,是中國戲曲創新攀登高峰的重要途徑。
福建省戲劇家協會副主席金愛珠說,自己是因為看了蔡友輝主演的高甲戲《大河謠》才迷上高甲戲的,蔡友輝精湛的演出,讓許多劇壇同行為泉州高甲戲點贊。
精益求精
藝術追求激勵后人學習
“二十一年前,我的父親已身患重疾,為紀念毛主席在延安文藝座談會上的講話活動,他帶病登上了舞臺,那也是他站在舞臺上的最后一次。當年對父親的舉動有些不解,但是,近年來為出版紀念冊,我在走訪相關人士、查閱歷史檔案、搜集資料、梳理及執筆的過程當中,對父親產生了更深層的認識。”《高甲丑王蔡友輝》主編、蔡友輝女兒蔡黛紅說,此次出版得到泉州市高甲戲傳承中心的大力幫助,希望本書出版能助力泉州高甲戲傳承發展。
該書收錄了省內外近20位專家學者、蔡友輝生前師友和學生等的文章。中國作家協會會員、泉州市戲劇研究所原副所長李建民作為作者代表在首發儀式上發言,他說,《高甲丑王蔡友輝》作為一本個人評傳,既有傳記成分,又具評論、理論總結,是個人藝術積淀的總結,又是劇團藝術傳承的薪火。
泉州市高甲戲傳承中心主任周杰俊說,蔡友輝作為一名位杰出高甲戲表演藝術家,在半個多世紀的藝術生涯中,塑造了許多觀眾喜愛的舞臺藝術形象,為高甲戲的繁榮發展作出了積極貢獻。特別是他對高甲舞臺的深情與熱愛,精益求精的藝術追求激勵著每一位高甲人。
據悉,當晚還舉行專場演出,泉州市高甲戲傳承中心先后獻演了高甲戲《大鬧花府·紅玫弄》、《真假王岫》選段、《連升三級·求親》和《連升三級·乞聯》。
蔡友輝
蔡友輝(1934年—2001年),當代喜劇表演藝術家,曾任泉州市高甲戲劇團副團長、名譽團長。1963年,主演高甲戲《連升三級》中的賈福古,轟動劇壇,被贊譽為“登峰造極”。1993年,主演高甲戲《大河謠》中的陳璜,榮獲“文華表演獎”,杰出的表演藝術為高甲戲的繁榮發展成就了兩座高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