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溪2020年擬新建215座城鄉公廁
泉州網6月22日訊(記者羅劍生 通訊員章桂林 吳婉玉)在安溪縣城區過溪公園,綠色掩映中,一處新落成的標致建筑不時有人進出。“相當漂亮,而且里面很干凈,沒有任何異味。”正在過溪公園游玩的市民王先生對這處建筑里面的設施和環境贊不絕口。
這一建筑是安溪縣新建成投用的免費公廁,占地面積約18平方米,總投資近20萬元,共有兩通間、一殘障間、一管理間,設有掛鉤、擱物板等配套設施。其與過溪公園四周景觀融為一體,不僅“方便”市民,也成為城區一道亮麗風景線。
過溪公園公廁投用只是安溪縣開展“廁所革命”一個典型縮影。據悉,為推進解決城鄉公廁數量不足、品質不高、管理薄弱的局面,今年安溪縣將新建215座公廁。其中,城市公廁8座、鎮區公廁12座、農村公廁195座,解決廁所臟、亂、差、少、偏的問題,努力補齊這塊影響群眾生活品質的短板。截至目前,過溪公園公廁已投用,清溪橋頭、河濱西路、金火中學等地7座城市公廁正在加快建設,鎮區12座公廁以及農村195座公廁也正在加快建設中。
安溪縣環衛處主任王輝強介紹,今年安溪縣將按照《福建省農村公共廁所建設管理技術指南》要求規范建設農村公廁,提高農村公廁建設水平。規范設置男女廁位比例,增設第三衛生間和無障礙設施、母嬰設施、兒童便器等,保障殘障人士、老人、小孩等特殊群體公廁使用權益。
同時,加強農村公廁日常管理,要求所有農村公廁達到“四凈三無兩通一明”,即地面凈、墻壁凈、廁位凈、周邊凈,無溢流、無蚊蠅、無臭味,水通、電通,燈明;統一規范設置各類公廁標志,方便群眾識別和尋找;張貼公示欄,公示管理人、保潔人姓名,明示管理服務標準,公開監督電話。
此外,安溪縣還將借鑒國外及其他地區先進管理經驗,有效整合和利用市場化、社會化資源,因地制宜探索“以商建廁、以商養廁、以商管廁”,倡導社會各界和機關企事業單位捐贈廁所、“認養”廁所;鼓勵以購買服務或委托專業公司管理等方式,引進專業化企業進行品牌化、規模化連鎖經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