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離職保姆借錢不還 雇主憑聊天記錄打贏官司
2020-06-04 10:35:24 來源: 福州日報
0瀏覽 評論0條
新版《最高人民法院關于民事訴訟證據的若干規定》5月1日正式生效,進一步擴大并細化了電子證據的范圍,確認了微信、QQ、手機聊天記錄的證據地位。日前,鼓樓法院審結了一起以電子數據作為定案證據的民間借貸案件。
張某與林某原系雇傭關系。2014年8月至10月林某在張某家當保姆,林某離開張某家后,雙方也一直保持聯系。2017年10月13日林某向張某借款人民幣2萬元。2017年10月15日,張某依約向林某指定賬戶轉賬2萬元。2018年12月,林某又以其母親摔倒住院要用錢為由,通過微信再次向張某借2萬元,雙方約定計收利息后,張某于2018年12月8日再次向林某指定賬戶轉賬2萬元。
不久后,雙方產生齟齬,張某遂要求林某償還借款。林某承諾于2019年8月29日向張某償還借款本金2萬元,其余2萬元于2019年12月底還清。但還款日期到期后,林某并未及時歸還借款。張某多次向林某催討借款,但林某以各種借口拖延,拒接電話。無奈之下,張某持微信聊天記錄截屏打印件及銀行轉賬憑證,向法院提起訴訟。
法院審理后認為,該案中,林某雖然沒有寫欠條,但是張某和林某用微信聊天的方式,記錄了雙方之間溝通借款約定利息及多次催討款項的經過,整套聊天記錄內容完整、借貸及催款意思表示明晰。且張某可提供與微信聊天記錄相對應的銀行轉賬憑證,所有憑證形成完整的證據鏈,證明雙方之間借貸事實確實存在。因此,張某提供的微信聊天記錄作為訴訟證據之一法院可以采信,法院遂判決被告償還原告借款本金4萬元及相應利息。(福州日報記者 王元鍇 通訊員 陳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