廈門96歲老奶奶的精美“家禮”:巧手縫制手工鞋

2020-05-28 16:21:31 來源: 廈門電視臺

0瀏覽 評論0

如今,純手工制作的鞋子越來越少見了。但在翔安的馬巷鎮,有一位96歲的朱盛奶奶,依舊堅持在用純手工的方式,縫制小孩穿的學步鞋。這些精美的手工童鞋,也被當做“家禮”贈送給街坊鄰居。今天,我們就一起認識這位巧手縫制手工鞋的朱奶奶。

緞面的鞋子上縫制著金邊線,精美小巧的珠串、飾品點綴著鞋面,一雙雙周歲孩童的學步鞋小巧可愛。再看這幾雙如同工藝品一樣的小鞋子,每一雙都只有大拇指大小,一針一線都細膩勻稱,做工精致。眼前的這些作品,都出自這位已經96歲高齡的朱奶奶。

畫模型、裁布料、縫鞋邊,制鞋面,在朱奶奶的房間里,這不大的梳妝臺就是她的操作區。因為朱奶奶年歲已高,聽力不太好,再加上長期做手工活,看東西也比較吃力,現在不管是與人交流還是穿針引線,都需要兒子黃英祿在一旁幫忙。

朱奶奶兒子 黃英祿:其實這個(線)讓你們穿,可能也要穿很久,因為針眼太小了,針很細,要穿珠子。那奶奶真的要穿估計要穿很久,是的。

帶上老花鏡,拿著兒子幫忙穿好的線,朱奶奶開始熟練地飛針走線,一塊不起眼的布料在她的手中,開始煥發出不一樣的生命力。

朱奶奶兒子 黃英祿:做一只(小)鞋子,這個底不算,單單做一只鞋,要一個半小時。

現在,朱奶奶做的手工布鞋已經成為了家族的一塊“金字招牌”。家里的孫輩們,都是穿她做的手工鞋長大的。黃英祿告訴我們,朱奶奶曾經是翔安一家織布廠的紡織女工,跟布打了半輩子交道。退休之后的朱奶奶,依舊離不開針線布料,開始給自家的孩子做學步鞋。就這樣,朱奶奶越做越多,越做越喜歡,即使現在孫輩們都已經長大成人,朱奶奶手里的針線活依舊沒停。

朱奶奶:老是扎到(手),經常扎到(手)。如果做的時候扎到,我就會想為什么我要做這個,但就是愛做,做出來就很開心。

從最早只給家里人做,到后來街坊鄰居,親朋好友紛紛找朱奶奶“討要”手工鞋,朱奶奶都是來者不拒。二十多年,黃英祿已經記不清自己的母親到底做了多少雙手工鞋。

朱奶奶和朱奶奶兒子 黃英祿:就送給人家,就很開心。做了很多很多,非常多,起碼有十多次說不做了,還在做。子孫都很喜歡她的東西,這個是包含著手藝,包含著傳統工藝,包含著感情在里面的,所以特別珍惜,拿去都珍藏起來。

[責任編輯:黃如萍]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