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帝師蔡新題匾現(xiàn)身漳州平和山美村

2020-05-13 16:39:13 來源: 閩南日報

0瀏覽 評論0

日前,漳州市平和縣崎嶺鄉(xiāng)頂賽村山美社村民在清理一座土樓遺址時,發(fā)現(xiàn)一塊保存完好的石刻匾額。匾額長1.91米,寬0.63米,中間陰刻“南湖樓”三個楷體大字,右邊題款“乾隆歲己丑”,左邊落款“浦月吉旦”。右上方蓋一枚“葛山”字樣的橢圓形引首章;左下方另蓋一枚“詩禮”字樣的方形壓腳章。由引首章“葛山”可知,該匾額的題寫者為漳浦籍人氏,有著“一代帝師”之稱的清代名臣蔡新。

據(jù)考證,南湖樓的肇建者蔡贊系平和縣崎嶺、九峰一帶人盡皆知的歷史人物,崎嶺山美蔡氏九世祖,人稱“蔡百萬”。據(jù)當?shù)刈遄V記載,蔡百萬本名贊,字憲章,又名宗元,號章亭。蔡贊于弱冠之年只身渡臺,經(jīng)過近二十年打拼,成為遠近聞名的巨賈“蔡百萬”,至中年方才返鄉(xiāng)娶妻生子,又在家鄉(xiāng)山美修筑了美輪美奐的南湖樓、宗祠等樓宇住宅。其中所耗之條石、青磚皆自漳浦沿海調(diào)運,而且據(jù)說修建南湖樓時,每塊青磚都經(jīng)過工匠細細打磨,直至拼接起來嚴絲合縫。南湖樓外形為閩西南土樓風格,唯墻體以青磚壘砌而成,門楣上的“南湖樓”牌匾則由蔡新親筆題寫。

蔡新(1707~1799),字次明,號葛山,福建省漳浦人,乾隆元年進士,授庶吉士、翰林院編修、直上書房、翰林院侍講,累官內(nèi)廷總師傅、兼理兵部尚書兼管國子監(jiān)事務(wù)、禮部尚書兼理兵部尚書、吏部尚書兼國子監(jiān)事務(wù)、文華殿大學(xué)士兼吏部尚書、加授太子太師。蔡新年長蔡贊6歲,蔡贊對其執(zhí)“猶子禮”,蔡贊自臺返鄉(xiāng)后,適逢蔡新歸家侍母,兩人往來不絕、相交莫逆。乾隆己丑年,工程浩大的南湖樓落成,時任兵部尚書兼管國子監(jiān)事務(wù)的蔡新欣然提筆,寫下筆力雄健的“南湖樓”三個大字。

蔡贊一生樂善好施、風光無限,迄今平和蘆溪碧水巖、崎嶺天湖堂、九峰城隍廟所存古碑刻仍有其捐資修廟的記載。蔡新在為蔡贊七十五歲壽誕所作《憲章太翁阿咸壽序》中這樣評價:“慈祥惻怛之隱念,老而彌篤,是殆年彌高而德彌邵也,以是享遐齡而膺厚福”。道光版《平和縣志》所錄各種誥封、貝也贈“制命”,亦對蔡贊父子之德行多有褒揚。令人惋惜的是,大約在清朝同治年間,一把無名之火將美輪美奐的南湖樓徹底燒毀,僅余基石、樓門殘留,蔡家全部財產(chǎn)無一遺存,眾房子孫無以生計,大多四處逃散,流落他鄉(xiāng),至今留居山美者不過160余眾,其中真正屬于蔡贊脈下后人者,惟數(shù)十人而已。可以說,當年的一把無名大火燒毀了南湖樓,也給一段深山富豪的傳奇故事畫上一個蒼涼的句號。(子凌 文/圖)

[責任編輯:黃如萍]

相關(guān)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