廈門自貿片區深化商事制度改革 打造優質營商環境

2020-04-09 09:10:34 來源: 廈門日報

0瀏覽 評論0

改革成效

廈門自貿片區掛牌以來(2015年4月21日-2020年4月7日),片區內新增各類市場主體47425戶,其中:內資、私營、農專社合計44908戶;外資2517戶,外資企業注冊資本210.96億美元。

企業辦事人員在廈門自貿片區綜合服務大廳現場辦理業務。(本報記者黃曉珍攝)

首創商事登記“一照一碼”,樹立全國“一照一碼”典型范本;實行企業注冊全程電子化,實現一網流轉,一表申報,一趟取照,立等可取;推進‘證照分離’改革全覆蓋,企業準入和經營便利化程度更高……五年來,借助自貿試驗區的東風,圍繞市場監管體制改革,廈門市場監管部門以制度創新為抓手,以登記便利化為目的,在深化商事登記制度改革上先行先試、敢闖敢試,交出一份充分體現廈門特色的亮眼成績單。

【現場】

“證照分離”首月

新增企業近千家

鄭女士是廈門市一家軟件企業的財會人員,最近正忙著在廈門自貿片區開一家新公司。4月3日,她在網上提交了公司設立申請,當天便獲得了審批,全程電子化操作,不需要提交任何紙質材料。“從來沒想到,辦執照可以這么簡便!”鄭女士感嘆道。

“作為國務院壓縮企業開辦時間試點城市,廈門市2015年8月31日就率先在自貿片區啟用全程電子化登記系統,在區內設立的企業,依托‘商事主體開辦一網通平臺’,可以隨時隨地提交申請。”在福建自貿區廈門片區象嶼綜合服務大廳,自貿試驗區市場監管局局長黃中華告訴記者。目前,各類商事主體開辦登記已經實現全程網辦,申請人不需到現場,無需提交紙質材料,通過“廈門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商事主體網上審批系統”提交審批,通過后即可用手機下載電子營業執照;如果要領紙質執照的話,市場監管部門也可提供郵寄送達服務,企業一趟都不用跑。自貿片區綜合服務大廳內,排隊辦照的景象早已不復存在。

作為全省首批3個“證照分離”改革全覆蓋試點片區,廈門自貿片區于去年12月正式啟動改革工作,在直接取消13項審批事項的同時,對檢驗檢測機構資質認定等69項行政許可實行“告知承諾制”,對食品經營(僅銷售預包裝食品)等22項許可事項實行“審批改備案”,注重“當場辦結”,減少企業進入相關行業時間成本。在廈門自貿片區海滄園區,廈門科瑞億幸貿易有限公司提交食品經營許可申請時,市場監管局窗口工作人員發現該公司符合“審批改備案”的條件,并立即告知企業。通過“雙向郵寄”方式,海滄區市場監管局10分鐘便完成該公司的食品經營備案。

“此次證照分離,廈門市近5萬家企業將享受到改革帶來的紅利。”黃中華說。改革也大大激發了市場主體積極性。數據顯示,“證照分離”改革實施首月,廈門自貿片區新設立的企業就達995戶。疫情期間復工復產以來,每月新增企業仍有八九百戶。截至目前,新設立企業比去年同期增加10%以上。

【專訪】

降成本優環境

讓企業輕裝上陣

——訪市市場監管局一級調研員王國贊

說起自貿片區商事制度改革的實踐成果,市市場監管局一級調研員王國贊如數家珍。

“市場監管部門牽頭實施的商事制度改革,主要從放寬市場準入、下放審批事項、精簡辦事流程等方面入手,著力提高效能,優化服務,為進駐自貿片區的注冊登記企業,創造國際化、法制化、便利化的良好營商環境。”王國贊告訴記者。近五年來,一系列商事制度改革舉措深入推進,正潤物無聲地為自貿片區建設、為廈門全市經濟發展釋放紅利。

商事主體開辦“三證合一”改革,被稱為商事制度改革中“最硬的骨頭”。廈門片區不僅在全國自貿試驗區中最早“啃”下這塊“骨頭”,在2015年2月起就分步實施“三證合一、一照一碼”,還為全國范圍內的“一照一碼”登記制度改革積累了經驗,得到李克強總理、國家工商總局和廈門市委市政府的充分肯定。

2015年8月31日起,市市場監管局在廈門自貿片區試點實施全程電子化登記,實現“一網流轉、一表申報、一趟取照”,并以此為基礎不斷完善,2019年9月1日在全市上線“全流程電子化無紙化設立登記”系統,將廈門商事制度改革帶入全程電子化時代。

由于廈門片區內便利的營商環境,外資企業、臺資企業特別是臺灣中小投資者投資自貿試驗區的熱情持續高漲。王國贊說,去年7月,市市場監管局推出進一步優化營商環境的55條新規,在推動兩岸產業深度融合發展上,制定包括允許自貿片區臺資企業使用英文、繁體字作為字號等一系列優惠舉措,受到企業普遍歡迎。

以商事制度改革為主線,廈門市場監管部門近兩年也不斷加大“放管服”改革力度,從登記注冊環節便利化入手,逐步拓展到開辦企業其他領域的提速增效,實現減環節、優流程、壓時限、降成本、提效率,有效激發全社會創新創業活力。如今,在廈門開辦企業的時間已被壓縮至2.5天以內,其中企業登記1天、公章刻制立等可取、申領發票不超過1天。

“先照后證”“多證合一”“一址多照”集群注冊登記……一系列體制、理念和監管方法上的創新,大大激發了市場活力,帶來市場主體爭相“趕潮”。

“去年12月正式啟動的‘證照分離’改革全覆蓋試點,將所有涉企經營許可事項納入清單管理,清單之外不得違規設限。讓自貿片區企業辦證門檻進一步降低,審批時間大幅縮短,企業準入和經營便利化程度更高,‘準入’和‘準營’實現同步提速。”王國贊表示,下一步,市場監管部門將認真落實好自貿片區市場準入的負面清單,繼續推進“多證合一”、“證照分離”和登記注冊全程電子化改革,以“方便企業群眾辦事”為出發點,切實降低市場準入制度性成本,持續釋放自貿片區制度創新紅利。(廈門日報記者陳泥 通訊員曾文婷)

[責任編輯:黃如萍]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