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島放射性物質能進入淡水魚體內!途徑有三種
中新網12月25日電 據日媒報道,日本原子能研究開發機構24日表示,因福島核電站事故擴散于日本福島縣森林里的放射性物質,有3種途徑可以進入附近河流中的淡水魚體內。
據報道,2011年3月,福島核電站在“3.11”大地震中受損后,大量放射性物質落入福島縣內的森林里。
日本原子能研究開發機構基于核事故后其他研究機構實測的福島縣森林、河流的放射性物質數據,估算了放射性物質轉移至淡水魚體內的比例。2016年起,該機構還定期在福島縣浪江町的太田川上游進行土壤和水體采樣等研究。
研究結果顯示,這些放射性物質進入淡水魚體內,總共有3種途徑,分別為放射性物質附著的樹葉和樹枝落入河流被昆蟲食用,昆蟲成為淡水魚的餌料;落葉腐爛后在森林地表成層,隨下雨刮風流入河川;滲入土壤的雨水變成地下水流入河流。
報道稱,在2012年左右,由于事故剛發生不久,樹葉和樹枝上的放射性物質附著較多,3種途徑中,前兩者占比超過9成。不過,由于放射性物質逐漸滲入土壤,2019年,最后一種途徑占比大概達到了7成。
該機構福島環境安全中心主任研究員操上廣志表示,“今后,如果能弄清從落葉腐爛層到土壤深處,放射性物質出現了何種程度的轉移,或將對預測淡水魚體內所含放射性物質的活度有所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