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lián)合國:全球35%的女性曾遭暴力侵害 應采取措施應對

2019-11-25 16:35:56 來源: 中國新聞網(wǎng)

0瀏覽 評論0

中新網(wǎng)11月25日電 據(jù)聯(lián)合國網(wǎng)站消息稱,11月25日是制止暴力侵害婦女行為國際日。聯(lián)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在致辭中呼吁各方,“從現(xiàn)在做起”,堅定地應對性暴力和厭惡女性行為,結束一切形式的強奸和性侵犯。

古特雷斯表示,“暴力侵害是世界上最可怕、持續(xù)不斷、普遍存在的侵犯人權行為之一,受害者占到全世界婦女的三分之一。也就是說,受害者就在我們身邊。她們可能是家庭成員,可能是同事朋友,也可能就是你自己。”

古特雷斯表示,性別不平等、污名化和有罪不罰等,是助長強奸文化的重要因素。為了改變這種情況,國際社會必須進一步努力,“促進婦女權利,促進平等機會”,并給予受害者更加有力的聲援。

聯(lián)合國婦女署表示,據(jù)估計,全球有35%的女性曾遭遇身體或性暴力,部分國家的比例更是可能高達70%。

一份在全球30個國家所進行的調查發(fā)現(xiàn),有近1500萬年齡在15-19歲之間的未成年女性曾經歷過強迫性行為,其中僅有1%的受害者尋求了專業(yè)幫助。

婦女署執(zhí)行主任努卡表示,“強奸并非孤立的短暫行為”,它不但造成肉體傷害,更會長期折磨人的精神,甚至引發(fā)懷孕或是感染疾病等后果,從而改變受害者的一生。

努卡表示,強奸的影響也絕不僅僅限于受害者本人,而是會波及到家人、朋友、伴侶和同事。導致女性因“恐懼或羞辱”而被迫離家出走。

努卡表示,一個普遍的情況是,大多數(shù)強奸者都沒有被揭露或受到懲罰。

據(jù)稱,許多國家缺乏針對強奸受害者的求助服務,在受害者克服極大的困難報告強奸事件之時,等待她們的卻常常是懷疑和指責,上述種種原因“壓制了婦女的聲音,導致強奸報案嚴重不足”,而這種情況又反過來“讓犯罪者繼續(xù)逍遙法外”。

努卡表示,目前全球還有超過半數(shù)的國家“沒有明確將婚內強奸定為犯罪,或是規(guī)定發(fā)生性行為,必須基于同意原則的法律”。

努卡指出,除了明確將強奸定義為犯罪,對肇事者加強問責之外,國際社會還必須付出許多努力,真正“將受害者置于應對措施的中心”,這意味著加強針對此類罪行的調查能力、通過司法程序對受害者給予支持、讓最邊緣化的女性群體獲得法律援助,以及改變家長制和有關性別的負面刻板印象等。

努卡表示,強奸罪行“對于社會而言是無法承受的代價”,她呼吁這一代人成為“徹底終止強奸的平等一代”。

[責任編輯:黃如萍]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