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三季度廈門市經濟穩中向好 五大指標增速居全省前三
2019-10-25 10:15:46 來源: 廈門日報
0瀏覽 評論0條
昨日下午,廈門市政府新聞辦召開新聞發布會,發布2019年前三季度全市經濟運行情況。市發改委副主任李曉燕、市統計局總統計師李薇在會上介紹相關情況并接受記者采訪。從發布會介紹的前三季度“成績單”來看,廈門市經濟運行呈現穩中向好、好于預期的良好態勢,高質量發展邁出堅定步伐。
今年以來,廈門市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落實中央、省各項決策部署,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堅持新發展理念,全力推進“六穩”工作,凝心聚力抓招商促發展,1-9月GDP增長8.1%,同比大幅提高0.5個百分點。
主要指標平穩向好,其中,8項指標增速達到年度預期,包括地區生產總值、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外貿出口總額、實際使用外資、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居民消費價格指數、城鎮登記失業率;5項指標增速比上半年提升,包括地區生產總值、規上工業增加值、固定資產投資、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5項指標增速位列全省前三,其中,地區生產總值全省第三、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全省第一、實際使用外資全省第三、財政總收入全省第三、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全省第一。
從經濟運行來看,廈門市前三季度呈現出平穩、增強、協調、改善四大特點。實體經濟運行穩健、內外需求總體平穩、質量效益穩步提升,經濟增長的韌性和基本面進一步穩固;創新發展勢頭強勁、千億產業鏈培育壯大、招商引資成效突出,改革開放縱深推進,高質量發展的動力和活力進一步增強;跨島發展持續推進、項目建設有序推進、區域間城鄉間協同發展不斷加快,發展的整體性和協調性進一步提升;高顏值城市環境更加優化、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建設加快推進、民生補短板加快落實,發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人民群眾。
【主要指標平穩向好】
●地區生產總值增長8.1%
●固定資產投資增長8.4%
●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8.4%
●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13.1%
●財政總收入增長2.1%
●地方級財政收入增長2.1%
●實際使用外資增長14.8%
●外貿出口增長6.8%
●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8.3%
●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10.8%
●居民消費價格指數上漲2.3%
●城鎮登記失業率3.15%
今年以來,全市上下凝心聚力落實招商大會、“三高”企業發展大會、金融產業促進大會、“健康廈門”建設大會精神,招商引資成效初現,企業服務措施增強,減稅降費成效明顯,為全市經濟高質量發展積累新動能。
1、招商引資成效突出
截至目前,全市共形成招商項目965個,總投資6922.4億元
今年前三季度,廈門市奏響“抓招商促發展”的最強音,全市上下以實干為榮,繪就亮麗的招商“成績單”。
廈門市成功召開金融產業促進大會,與深交所等17家金融機構簽訂戰略合作協議,落地項目投資總額達390億元。招商大會、央地合作座談會成效逐步顯現,中航鋰電、天馬6代AMOLED、浪潮等3個百億量級制造業項目簽約落地,華為第一個鯤鵬生態基地和超算中心項目落戶廈門。中遠、中旅郵輪運營總部落地廈門,首艘國內豪華郵輪“鼓浪嶼”號從廈門港啟航。截至目前,全市共形成招商項目965個,總投資6922.4億元,其中:500強、大型央企、新銳企業等高能級項目176個,總投資1199億;投資10億元以上項目160個。
2、工業質效穩步提升
全市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1327.7億元,增長8.4%
實體穩則經濟穩。從前三季度數據來看,廈門市工業支撐穩固,實體經濟運行穩健。
全市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1327.7億元,增長8.4%;35個工業行業中有25個實現增長。固定資產投資增長8.4%,連續六個月累計增速超過全省平均水平。投資增長逐步由房地產投資拉動調整為重大基礎設施和教育、保障性住房等民生補短板項目投資拉動。
質量效益穩步提升。財政總收入、地方級財政收入增速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城鎮、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別達45804元、20592元,繼續保持全省首位。減稅降費深入實施,累計為企業及個人減負超300億元。
3、產業發展勢頭強勁
廈門市高新技術產業增幅比全市規模以上工業平均水平高1.5個百分點
廈門市成功舉辦高技術高成長高附加值企業發展大會,首批遴選2079家“三高”企業納入培育庫,為廈門經濟發展注入了強勁動力。
今年前三季度,廈門市高新技術產業增幅比全市規模以上工業平均水平高1.5個百分點。從產業來看,廈門市文化創意、軟件信息服務、平板顯示、旅游會展等產業鏈群保持較快增長,增速分別達到18%、16.4%、15.1%、15%。新興動能快速成長,生物醫藥產業集群、新型功能材料產業集群入選國家首批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名單。1-9月接待境內外游客7365萬人次,實現旅游收入1166億元,人數、收入分別增長10.2%、15%。
4、“三新”經濟加速領跑
網絡零售增長41.1%,互聯網和相關服務業增長28.8%,智能手機、新能源汽車零售分別增長2.6倍和1.3倍
以新產業、新業態、新商業模式為代表的“三新”經濟加速領跑,為全市經濟較快增長提供動力。
其中,網絡零售保持強勁增勢,增長41.1%,京東、萬翔和安踏電子等電商增勢良好;互聯網和相關服務業增長28.8%,是拉動軟件信息服務業增長的主動力;智能、綠色產品成為消費熱點,智能手機、新能源汽車零售分別增長2.6倍和1.3倍,此外,智能電器也賣得很火。
5、改革開放縱深推進
自貿區體制機制創新成效顯著,累計推出400項創新舉措,營商環境持續優化
自貿區體制機制創新成效顯著,累計推出400項創新舉措,其中74項全國首創;營商環境持續優化,企業平均辦電時長下降40%以上、辦電成本下降30%以上;實際使用外資93.9億元,增長14.8%,規模穩居全省首位;外資結構持續優化,制造業實際使用外資增長22.7%,占比達53.1%。
6、跨島發展持續推進
“島內大提升”全面鋪開,“島外大發展”扎實推進
“島內大提升”全面鋪開,思明區何厝、嶺兜舊村改造和湖里區東部舊村更新提升加快實施,中山路步行街提升改造、廈門之眼、廈門金融大街等項目前期工作加快推進。
“島外大發展”扎實推進,馬鑾灣新城加快構建“一環六橫七縱”骨干路網,濱海休閑旅游大環灣道逐步連線成勢。環東海域新城全域交通體系加快成型,民生配套同步完善,同安一中濱海校區高中部、泰康之家醫養綜合體等加快建設。集美新城“三大商圈”人氣商氣加快集聚,中交集美城市中心、萬科廣場、IOI及世貿綜合體等加快建設。
7、項目建設有序推進
廈門市88個省重大、88個省重點在建項目分別完成投資382.9億元、420.1億元
項目是高質量發展的基石。今年前三季度,廈門市88個省重大、88個省重點在建項目分別完成投資382.9億元、420.1億元,分別完成同期投資計劃的113.3%、111.6%。
其中,軟件園三期、宸鴻科技等11個產業項目和馬鑾灣醫院、廈門大學翔安校區等4個社會事業項目提前完成年度投資計劃。軌道交通2號線進入試運營前的沖刺階段,第二西通道、第二東通道、保障性住房等重大基礎設施項目和軟件園三期、士蘭12英寸半導體、士蘭化合物半導體、宸鴻手機觸控等重大產業項目加快建設,延江新材料、碳化硅電子器件產業化、中國移動(福建)數據中心等項目竣工。
8、民生保障不斷加強
全市民生投入540億元,重點投向“城鄉社區事務”“教育”“醫療衛生”“社保和就業”等領域
廈門市民生保障一直都在不斷改善。前三季度,全市民生投入540億元,占財政支出的78.1%,重點投向“城鄉社區事務”“教育”“醫療衛生”“社保和就業”等領域。
前三季度,廈門市新增中小學幼兒園學位數23310個,外國語學校集美校區、同安一中濱海校區高中部、雙十中學翔安校區初中部、實驗小學翔安校區等“名校跨島”項目加快建設;四川大學華西廈門醫院、研究院簽約,國家區域醫療中心加快創建。新開工保障性住房9302套,累計在建7萬套;新市級體育中心“一場兩館”、翔安體育交流中心、廈門理工學院綜合體育館、廈門醫學院體育館等國際賽事配套標準場館前期工作加快推進。
同時,廈門市生態環境更加友好。空氣質量綜合指數在全國168個重點城市中排名第5;噪聲和土壤環境質量達到功能區標準,生態環境質量保持全國前列。(廈門日報 記者 劉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