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蔣干的“黑”事(下)

2019-09-27 17:12:26 來源:泉州公路 責任編輯:黃如萍

0瀏覽 評論0

為推進“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深入開展,充分發揮先進典型人物的示范和激勵作用,帶動泉州公路人對照先進、尋找差距,“主題教育進行時”將陸續推出“不忘初心的公路人”系列報道,使大家學有榜樣、趕有目標,進一步凝聚守初心、擔使命的思想行動共識。今天,推出的是老蔣干的“黑”事(下)。

老蔣說,自己到泉州工作30多年來見證了仕公嶺公路綜合料場從創建到輝煌,也遇到油路鋪設技術難關的煩惱和拼命攻克后的喜悅。

上世紀80年代,老蔣所在的第二施工站從永春卿園搬遷到泉州仕公嶺,負責籌建公路綜合料場。

“該料場占地40多畝,分為石料開采、破碎、篩分區,瀝青貯存、加溫和瀝青碎石混合料拌和區。場內的瀝青加熱在省內首次引進導熱油加熱系統。還有我們自行設計的簡易太陽能桶裝瀝青脫桶池,每次能脫凈從阿爾巴尼亞進口的桶裝瀝青25桶,在炎熱的夏季保證每天一循環,既充分利用清潔的太陽能來節約成本,又解決了人工脫桶中不可避免的瀝青外溢造成浪費又污染環境等問題。這些技術吸引了省內外眾多兄弟同行前來參觀學習。記得有一年我還受邀前往深圳寶安市公路局協助設計一座大型瀝青混合料拌和廠的石料分倉輸送系統,這座拌和廠為后來的廣深高速公路建設發揮了重要作用。該場擁有德國引進的弗格勒1502瀝青砼攤鋪機;還有泉州筑路機械廠研制生產的LHB—14型瀝青混合料拌和機是名噪全國,其中第一臺樣機就安裝在仕公嶺拌和站內。可以說在上世紀八、九年代,仕公嶺的瀝青拌和設備和拌和技術在省內名列前茅”。

——老蔣如數家珍無不自豪地說。

“上世紀90年代初建成的泉州僑鄉體育館是泉州第一座高規格的標準體育館,其中主場館由福建省第五建筑工程公司承建,館內的400米田徑跑道塑膠道面在鋪設前需要施工一層厚10公分的細粒式瀝青砼,省五建公司無此能力,請求我們協助完成瀝青砼道面的施工任務??墒牵S著施工機械進場,被致命的‘攔路虎’攔住了:由于原設計在瀝青層下有一層碎石墊層,當施工機械在上面通過時極易引起碎石層松散,這樣既不能保證結構層的施工質量又會導致運輸車輛和攤鋪機的車輪下陷。對此,長年從事建筑施工的省五建公司也束手無策。眼看著關鍵的瀝青結構層施工受阻,將影響整個項目按期交工,形勢異常嚴峻!在此關鍵時刻,我們根據多年瀝青路面施工經驗,果斷提出采用富油瀝青碎石混合料作為嵌縫材料先對原有碎石層進行填隙壓穩,以保證瀝青砼施工機械正常行走的處理方案。省五建公司的相關技術人員持懷疑態度,遂邀請我方一同上省城請設計單位予以認證。設計方并沒有其他有效方案,遂認可了我方的方案。事實證明,此方案切實可行,它不但解決了原有碎石結構層發散影響質量及施工機械問題,還加強了原有碎石結構層的強度。不想‘禍不單行’:施工進行不到一半,享有瀝青攤鋪性能一流聲譽的進口攤鋪機,其核心的自動整平系統居然‘罷工’了!這意味著結構層的平整度將無法控制,更不要說能滿足高標準的跑道建設是按國際標準設計的,其平整度的允許誤差要求控制在三米直尺2毫米以內。緊要關頭,我帶領團隊采用了傳統與現代技術相結合的辦法:派三名員工緊跟在攤鋪機熨平板后頭不斷用水平尺測量橫坡度,再由一名技工利用攤鋪機的手動調整功能及時進行調整,就這樣‘一步一個腳印地’往前推進,最終圓滿完成了任務,確保了塑膠道面的順利施工,受到了各方的好評。”

安溪地處山區,許多地方山高路陡,鋪設瀝青路面也是考驗施工技術人員的水平。“記得1997年在安溪大格鋪設瀝青路面,那個地方處于重山峻嶺之中,山坡陡峭,許多路段背陽,日照時間短,新鋪設的瀝青路面難以有效照曬,影響反油進度,容易受重載手扶拖拉機驅動輪的影響而出現損壞。對此,我們及時采取加強碾壓,再根據日照時間進行多日的復壓,同時派出專人值守引導過往車輛變換通行軌道增加反油效果,控制重載手扶拖拉機上行等措施,確保了路面的順利成型”老蔣說道,“類似這樣的技術攻關還有很多……”

再過一年老蔣就要光榮退休,聽著老蔣的敘述,他不止一次提到“拼”字。的確如此,參加工作30多年來,老蔣以投身公路事業那份初心,牢記修路造橋那份使命,憑著一股對工作的拼勁和對技術執著的韌勁,兢兢業業,從一個毛頭小伙成長為一名基層公路部門的領導,從一名技術員成長為高級工程師。他的成長史伴隨著泉州公路發展史,經歷了泉州公路從沙土路面改造為瀝青路面,又從瀝青路面拓寬改造為水泥路面,再從水泥路面又逐步改造為瀝青混凝土路面,路面等級越來越高;也見證了從等外路到一、二級公路的變遷,從普通公路向高速公路的延伸……

文:徐斌

圖:蔣孝焰提供

參與評論

圖片新聞

視覺美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