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歌實現量子霸權?能將耗時一萬年運算縮至200秒

2019-09-22 14:55:31 來源: 中國新聞網

0瀏覽 評論0

中新網9月22日電 據香港《文匯報》報道,不少科企近年大力研發量子計算機技術,多家英媒20日披露,科技巨頭谷歌(Google)一份內部研究報告顯示,其研發的量子計算機成功在3分20秒時間內,完成傳統計算機需1萬年時間處理的問題,并聲稱是全球首次實現“量子霸權”。

據報道,“量子霸權”即由量子計算機處理傳統計算機無法進行的運算,或成為量子科學的重要里程碑。但也有人認為,公眾誤解了“量子霸權”概念,相信量子計算機無法取代傳統計算機。谷歌研究報告最先由英國《金融時報》披露。此外,該報告于本周較早前,曾一度上載至美國宇航局(NASA)官網,但其后迅速被刪除。谷歌及NASA均未有回應報道。

勝過最先進傳統超級計算機

據報道,該報告指出,谷歌研究人員架設出53量子位的量子計算機,并以“懸鈴木”為代號。“懸鈴木”量子計算機所進行的運算,是要證明一個隨機數字生成器符合“隨機”的標準。按報告所指,即使是現存最先進的傳統超級計算機“Summit”,對量子電路的一個實例取樣100萬次,亦需時1萬年處理,但“懸鈴木”僅需200秒便完成運算。

撰寫報告的谷歌研究人員認為,雖然“懸鈴木”處理的運算無實際意義,但實驗結果證明,有運算工作只能夠在量子計算機上進行,實現“量子霸權”(quantum supremacy),若研究報告其后可獲學界認可,將成為量子科學的分水嶺。

研究人員亦預測,量子計算機的運算能力會呈現“雙指數速率增長”,超越“摩爾定律”所指,傳統計算機運算能力約兩年翻一倍的增長速度。

IMB新量子計算機將于10月供客戶使用

按波士頓咨詢公司于2018年11月發表的報告,若量子計算機可批量生產,將可打破傳統計算機界限,使計算機運算能力俱增,改革密碼學、化學、人工智能,甚至物流、金融、能源等領域的生態。

目前,除谷歌外,國際商業機器(IBM)、英特爾等不同企業均在研發量子計算機,其中IBM于9月較早前,亦成功創造出53量子位計算機,是IBM第14部量子計算機,亦是運算能力最高的一部,并計劃由10月起,在網上提供53量子位計算機予客戶使用。

谷歌過去曾預計,在2017年底實現“量子霸權”,并一度架設出72量子位計算機,但由于太難駕馭,改為研究53量子位。

量子軟件初創公司Riverlane創辦人布萊爾利認為,谷歌此次取得的成就是一個里程碑,首次有人證明量子計算機表現超越傳統計算機。但IBM研究所主任吉爾認為,公眾一直誤解“量子霸權”概念,因為量子及傳統計算機各有長處,相信量子計算機無法取代傳統計算機,而是會由兩者互相配合運作。

[責任編輯:黃如萍]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