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擺塔”傳遞“福文化” 中秋節(jié)福州多地再現(xiàn)特有民俗
2019-09-14 12:12:19 來源:福州晚報 責(zé)任編輯:黃如萍
0瀏覽 評論0條
安民巷古厝“擺塔”。
中秋“擺塔”是福州特有的民俗,昨日出現(xiàn)在多個地方。
昨日,記者在林則徐紀(jì)念館、上下杭永德會館、三坊七巷等地采訪時,均看到“擺塔”民俗活動。在安民巷,福建省姓氏源流研究會卓氏委員會舉行中秋“擺塔”活動。古厝大廳內(nèi),一張桌子分為三層,擺放著高低不同的寶塔,還有福祿壽等神像,以及各式各樣的小泥人。桌子最前面,擺放了禮餅、蘋果、桃子等。
民俗專家鄭子端給大家介紹了“擺塔”的來歷。相傳,戚繼光來閩平倭患,大獲全勝,回到福州恰逢中秋節(jié),福州百姓為了歡迎凱旋之師,將家里的貴重物品擺在門口以示慶賀。因福州多寺多塔,而且擺設(shè)品多為古塔模型,因此這種慶賀方式稱為“擺塔”。長此以往,“擺塔”成了福州的中秋民俗活動。
“這桌‘擺塔’內(nèi)容比較全,不僅有塔、神像、小泥人等,還有大小禮餅,寓意尊老愛幼;擺放桃子,寓意長輩健康長壽;擺放蘋果,代表人們平平安安。”鄭子端說,“擺塔”是福州特有的中秋民俗,希望能夠一代代傳承下去。(福州晚報記者 毛小春/文 楊勇/攝)
參與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