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鄉當“豬倌”:科技生態養殖 讓百姓吃上“放心肉”

2019-09-02 15:32:50 來源: 中國新聞網

0瀏覽 評論0

返鄉當“豬倌”:科技生態養殖讓百姓吃上“放心肉”

圖為坐落于高山上的養殖試驗基地。 葉茂 攝

(愛國情 奮斗者)返鄉當“豬倌”:科技生態養殖 讓百姓吃上“放心肉”

中新網寧德9月2日電 (記者 呂巧琴 葉茂)56歲的陳木成,這十來年反復琢磨的就一件事:“怎樣讓生豬養殖更環保,豬肉更健康。”

圖為新建中的生態示范基地內,生豬潔凈粉潤?!∪~茂 攝

圖為新建中的生態示范基地內,生豬潔凈粉潤?!∪~茂 攝

1日在接受中新網記者采訪中,投身“豬倌”六年余、周寧縣生隆科技養殖有限公司創辦人陳木成,透露一條綠色良方:微生物技術應用于飼料加工,小分子團活性氫“量子”水喂養,生豬排泄物微生物環保處理。

圖為豬舍內,生豬排成一隊爭著搶食?!∪~茂 攝

圖為豬舍內,生豬排成一隊爭著搶食。 葉茂 攝

依靠材料科學、微生物應用科技、微電子和量子科技于一體的科學養殖,讓陳木成養的豬長得特別壯,“養到四五百斤才出欄,現在重的有1000多斤,且行動自如、靈活。”他最期許的是,進一步推廣該養殖技術,破解生豬養殖環保難題,緩解市場豬肉供給不足,讓老百姓吃上“放心肉”。

圖為陳木成團隊自主研發的供水設備?!∪~茂 攝

圖為陳木成團隊自主研發的供水設備。 葉茂 攝

走進海拔700余米、坐落于福建寧德市周寧縣瑪坑鄉紫竹村的養殖試驗基地,每個豬舍內,都鋪著一層厚厚的墊料,幾百頭大小不一的豬被平均分在一個個獨立的豬舍內,或悠閑地踱來踱去,或安靜地躺著酣睡,或不停地搖著尾巴……

圖為使用生物技術培育的生物活性菌加鋸末等墊料?!∪~茂 攝

圖為使用生物技術培育的生物活性菌加鋸末等墊料?!∪~茂 攝

環繞一圈,記者發現,整個養殖基地絲毫沒有臭味,豬身上潔凈粉潤。陳木成透露,“秘密”就在于鋪設的墊料,系使用生物技術培育的生物活性菌加鋸末等,可以對豬的糞便進行有效降解和轉化,實現豬場的無臭味和零排放。

圖為烹制出的豬肉,瘦肉瘦而不柴,肥肉肥而不膩。 呂巧琴 攝

圖為烹制出的豬肉,瘦肉瘦而不柴,肥肉肥而不膩?!吻汕?攝

山腳下,在陳木成新建中的生態示范基地前的一片田地中,種植著長勢茁壯的農作物。陳木成告訴記者,這是選用高粱玉米、甜高粱、構樹等雜交選育的高蛋白質、高糖分品種,成熟后進行“青儲”酸化,然后和“黃儲”飼料混合膨化,再接入有益菌種發酵,以此提高飼料的營養成份和營養的吸收率。

圖為飲用水檢測報告。(拼接圖) 葉茂 攝

圖為飲用水檢測報告。(拼接圖) 葉茂 攝

供水系統,系該養殖技術的核心。生豬喂養過程,全部采用自主研發的設備生成的小分子團活性氫“量子”水,能使胃、腸道有益菌群增加,促進吸收、消化、排毒,保持良性體內循環環境,從而使豬更加健康,減少豬糞便的污染排放元素。

陳木成稱,從飼料栽培就開始把控,再從豬的飲用水環節給予喂養高科技富氫水,這里養殖的生豬沒有抗生素、激素等方面的安全隱患,蛋白質和氨基酸等含量是普通豬肉的一倍,但脂肪只有普通豬的60%;且生長周期要比普通生豬長四五個月,便能保證豬肉的口感和品質。

養豬難,難養豬,一直以來是困擾養殖戶的難題。今年,連續12周,受多種因素影響,豬肉價格節節攀升,市場供應緊俏。據商務部監測,8月19日至25日,豬肉平均批發價格為每公斤31.77元,上漲8.8%。

曾在體制內工作的陳木成,早年下海經商,事業有成。這十余年來,一直關注生豬養殖環保問題的他,將這套養殖技術帶至內蒙、河南以及福建廈門、龍巖,應用于不同環境、不同氣候和不同品種,5年來成效顯著,存欄量達5萬多頭。

2017年,看到周寧縣的鄉村發展、基礎設施以及營商環境的提升,陳木成帶著團隊的科研成果回到家鄉紫竹村,當起了“豬倌”,推廣養殖技術,并成立合作社,吸納12戶村民加入養殖,每頭豬的利潤可達1000元以上;向農民流轉200余畝土地種植高粱玉米,增加農民收入。

陳木成稱,該套養殖技術應用門檻低,相較普通養殖,一斤成本都在6元左右,卻能極大地減少生豬的患病率和死亡率,且豬肉品質高和環保,對生態也是一種保護,守護家鄉的綠水青山。

目前,該技術已申請了十多項技術專利,正建立集科研和養殖于一體的示范基地,還將建立技術推廣平臺、產品供應平臺、食品朔源體系,打造綠色、健康、安全的全新生態產業鏈,讓民眾吃上安全放心、營養豐富、口感品質俱佳的豬肉。

圖為豬肉檢測報告。(拼接圖) 葉茂 攝

圖為豬肉檢測報告。(拼接圖) 葉茂 攝

今年8月,國務院召開常務會議指出,穩定生豬生產,保障豬肉供應,事關“三農”發展、群眾生活和物價穩定,要綜合施策恢復生豬生產;地方要立即取消超出法律法規的生豬禁養、限養規定;發展規模養殖,支持農戶養豬;加強動物防疫體系建設;保障豬肉供應等。

周寧縣委書記包江蘇表示,該項生態養殖技術如能進行大范圍地推廣,將能很好地解決市民的“菜籃子”問題,讓政府“放心”,沒有環保問題;老百姓也“放心”,沒有豬肉安全品質問題。(完)

[責任編輯:黃如萍]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