廈門夜經濟市場蛋糕有多大? 解碼其中的亮點與不足

2019-08-20 15:59:07 來源: 海西晨報

0瀏覽 評論0

編者按

夜間經濟是消費增長的新動能,是城市活力的標志。廈門作為高素質高顏值現代化國際化的旅游城市,如何借助夜經濟“點亮”消費活力、拉動經濟發展?廈門夜經濟的購物商圈、旅游景點、電影院線、咖啡一條街等,是否還讓游客市民滿意?大家對廈門夜經濟的政府服務、生活配套還有哪些意見和需求?從今天起,廈門日報、廈門晚報、海西晨報推出“廈門如何發展夜經濟”系列深度報道,從文化、體育、旅游、餐飲、娛樂、購物等多個方面探尋廈門斑斕燈光下夜經濟的現狀,發現廈門夜經濟的優勢和不足,以期激發廈門新的城市商業活力。

作為熱點旅游城市和宜居城市,廈門的夜經濟市場潛力巨大。不少市民和外地游客都習慣在晚間進行購物、餐飲、旅游、娛樂、學習、影視、休閑等,有力促進了廈門夜經濟的發展。然而,由于可供游客、市民消費的場所較單一,夜經濟在廈門的短板也顯而易見。

當前,在各地都大力掘金夜經濟的背景下,廈門的優勢在哪里?亮點在哪里?短板在哪里?誰來點亮廈門夜經濟?這些問題成為大家關注的熱點。今天我們以“四問”的形式,解碼廈門夜經濟的亮點與不足,期待以“問”促“答”,收獲更多金點子。

一問:市場蛋糕有多大?

日均過夜游客10萬人次

廈門的夜經濟究竟能帶來多大的“市場蛋糕”?多位旅游業人士告訴記者,從當前廈門旅游市場的火爆程度來看,這方面的潛力無疑是巨大的。

據悉,夜經濟業態包括晚間購物、餐飲、旅游、娛樂、學習、影視、休閑等方面,具有不容忽視的潛力。廈門地處南方沿海,風景如畫,食材豐富,許多居民都有吃夜宵的習慣,大量的大排檔、酒吧、咖啡街和KTV等給市民提供了夜間出行的好去處,再加之廈門是旅游城市,深夜出行格外活躍。

據統計,廈門2018年共接待國內外游客8900.32萬人次,比上年增長13.7%;旅游總收入1402.12億元,增長20.0%。其中,國內過夜游客3686.60萬人次(日均10萬人次左右),這也意味著,40%左右的游客都會在廈門產生夜間消費,由此也帶動夜經濟的發展。

據有關部門消費統計,國內游客在廈多逗留一天,單食宿行就得多花費400元到700元,境外游客則得多花費近200美元。

住宿、餐飲等對拉動夜經濟市場的貢獻也很大。統計數據顯示,今年1月-4月,廈門全市住宿業實現營業額24.62億元,同比增長5.9%;廈門全市餐飲業實現營業額52.86億元,同比增長9.5%。廈門市商業聯合會有關人士告訴記者,住宿的消費指標能較為直觀地體現廈門的夜經濟水平,而餐館餐飲的消費也有近半是在夜間進行的,因此也是夜經濟較大的組成部分。

此外,記者走訪了解到,目前廈門已有30多個夜市、上千個不同特色的夜間休閑娛樂場所,并形成中山路、明發、SM等多個商圈,促進了夜間商貿消費的發展。

日前,艾媒咨詢《2019-2022年中國夜間經濟產業發展趨勢與消費行為研究報告》認為,隨著中國各地政府對夜間經濟扶持力度加大、夜間消費場所的服務市場增加等,中國的夜間經濟發展規模將呈現爆發式增長,并在2020年突破30萬億元。在此基礎上,廈門的夜經濟也將更加紅火。

二問:目前市場亮點在哪?

餐飲旅游演出爭相角力

廈門的夜經濟有什么亮點?

廈門人喜歡吃夜宵,而且熱衷于通過叫外賣的形式。日前,口碑餓了么發布的“廈門夜經濟大數據”顯示,廈門整體夜生活氛圍較濃,夜晚訂單僅次于福州,位列全省第二。在吃夜宵方面,廈門人更偏好在23時之后下單叫外賣。今年以來,廈門夜晚外賣訂單量同比去年增長近40%,夜生活氛圍非常濃厚。

島外成為外賣夜生活“新陣地”。數據顯示,廈門島外的夜晚,非餐訂單增速顯著。果蔬生鮮訂單增長最快的前三名,分別為翔安區(增3倍)、同安區(增168%)和集美區(增163%);醫藥用品訂單增長最快的區域為海滄區和翔安區,增幅均超過七倍。

當然,作為一座旅游城市,廈門暑期的夜間旅游也十分火爆。攜程網數據顯示,今年暑期十大夜游人氣城市中,廈門位列第三。

不少人還喜歡來廈門拍“夜景婚紗”。據多位廈門婚紗攝影界人士透露,近年來,夜景婚紗拍攝逐漸成為新風尚,訂單量占比約為25%,以外地旅拍客戶為主。

當前廈門也興起了“夜間科技游”。近日,廈門集美新城核心區的誠毅科技探索中心推出了“科探奇妙夜”,實現夜間常態開放,希望促進夜間休閑經濟發展。

記者了解到,不少廈門人也喜歡在夜間到便利店購物。根據見福便利店的數據,當前,該品牌在廈門有400多家24小時便利店。其數據顯示,24小時便利店夜間(18時至次日6時)營業額平均占全天營業額的45%。見福相關人士說:“過去客流到23時就結束了,現在延長到次日1時,說明大家的夜間消費能力更強了。”

與此同時,廈門的夜間演出經濟也十分活躍。廈門滄江劇院相關人士說,近期他們推出了多個優質演出劇目,不少都出現了“一票難求”的情況。

三問:市場短板在哪里?

多數夜間產品不夠“廈門”

廈門夜間經濟產品雖然豐富,短板也十分明顯。廈門著名人文學者彭一萬表示,以夜間旅游產品來說,目前需求比較旺盛,但相關產品在數量和質量上都不能滿足游客的需求,需要開拓更多夜間旅游項目,給予游客更多元化的選擇。

“廈門夜間旅游項目目前多以靜態體驗為主,發展夜游經濟仍大有可為。”廈旅國際旅行社國內接待中心副總監柯延平說,當前來廈游客傾向于選擇更有體驗感的線路,而不是只坐在車上看夜景、看燈光效果,而目前廈門的夜游項目以游客自由活動為主,比如到西堤喝咖啡、到中山路逛街等,比較單調。未來,廈門夜游項目若能推出類似杭州西湖的夜間表演等,相信會吸引更多外地游客前來體驗。

也有人表示,廈門的夜游產品缺乏本土文化特色。“譬如鷺江夜游這個項目,幾乎無法感受到和閩南本地有關的文化。對比南京的秦淮夜游產品,其除了能看到夫子廟碼頭、江南貢院、桃葉渡等景點,細節里都呈現出歷史文化韻味。這一點,廈門要學習和借鑒。”在網上,有游客這樣說。

相關專家也表示,目前廈門缺少吸引游客過夜的相關文化演繹項目,針對夜間不同的時段,需要設計出更多適合不同年齡階層的夜間體驗項目。

廈門理工學院時尚學院院長郭肖華認為,廈門的夜市有一定的特點,但并不十分鮮明,到現在還鮮有外地人到廈門來就是為了逛廈門的某個夜市。

四問:如何打造更好夜經濟?

形成布局合理的多元業態

有短板就要進行解決。對此,記者從廈門市商務局了解到,關于繁榮廈門夜間經濟、促進消費增長的相關措施正在擬定。

彭一萬說,廈門有關部門應站在全市角度進行通盤考慮,在餐飲、娛樂、演藝、文旅、體育、商貿等領域進行聯動,形成布局合理、業態多元的格局,共同推動夜經濟發展。

柯延平說,在夜間旅游方面,廈門有諸如歌仔戲、南音、博餅等富有閩南特色的文化和民俗,以及頗具口碑的兩岸特色小吃,可以進一步挖掘這些傳統文化的內涵,并在中山路等熱鬧的地方開展夜間戲曲表演、話劇專場、音樂會,建設夜間水幕電影廣場、汽車電影院,策劃山海實景演出。

郭肖華認為,廈門的夜經濟應提供更深入、更有儀式感、更有創意的閩南文化和閩南生活美學體驗全過程,這是廈門提高旅游體驗的一個非常重要的突破口。

廈門市文旅局有關負責人表示,未來將嘗試開發夜間休閑旅游產品,支持打造特色水上夜游項目,鼓勵有條件的景區開發夜間游覽項目,延長游客逗留時間。

值得注意的是,當前,島外各區也在積極發力夜經濟。海滄國旅總經理陳連保說,目前海滄旅游業也正打算將夜間項目作為核心產品來打造,以吸引更多游客出島游,“站在海滄看廈門島,也是一道美麗的風景線”。

據悉,今后,廈門市圖書館集美分館也將實現夜間延時開放。此外,集美將推出“夜游線路”。

當然,也有業內人士指出,發展夜經濟,相關配套服務也應跟上,如延長地鐵運營時間、增開深夜公交車、加強對夜宵商家的食品安全及環境污染等問題的監管,為市民的夜間消費保駕護航。(海西晨報 記者 葉子申)

[責任編輯:黃如萍]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