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要把成效落實到經濟社會發展和民生利益改善上

2019-07-15 08:50:23 來源: 福建日報

0瀏覽 評論0

12日,省委書記于偉國深入福州市鼓樓區、倉山區和高新技術開發區調研,推動歷史文化遺存保護,督促推進內河水體治理,了解當前企業發展面臨的問題困難,研究解決措施。于偉國強調,全省各部門要在“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中,扎實推進“找差距、抓落實、解難題、化積案”行動,努力啃下經濟發展和改善民生中的“硬骨頭”,把主題教育的成效體現在經濟社會發展和民生利益改善上。

戚公祠,是位于福州于山上的重要歷史文化遺產。習近平總書記在《〈福州古厝〉序》中專門寫到戚公祠,并指出古建筑也是歷史的載體,保護好古建筑、保護好文物就是保存歷史,保存城市文脈。于偉國專程來到這里,詳細了解戚公祠內重要文物遺跡保護情況,以及全市歷史風貌區整體提升情況。他說,福州歷史文化遺產豐富,要以舉辦第44屆世界遺產大會為契機,加大宣傳力度,展示保護成果,提升全社會的歷史文化遺產保護意識。要加快對文物和歷史文化遺產進行分門別類、建檔造冊,啟動一批緊急保護工程,解決一批歷史文化遺存保護難題積案,以富有成效的保護成果向世界傳播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文物保護工作的重要論述精神、向世界展示福建悠久豐富的歷史文化。

近年來,福州市在中央環保督察要求整治的43條黑臭水體之外,自加壓力,把整治范圍擴大到全市107條內河、49條支流,經過1000天奮戰,內河水體和周邊環境明顯改善。倉山區龍津河是中央環保督察重點督辦的整治內河水體之一,經過集中綜合整治后,水體、環境有了較大改觀。于偉國實地察看排水口和水體質量,充分肯定了福州市黑臭水體治理取得的成績。“你們要乘勢而上,繼續做好整治的‘加法’,不斷取得環境整治和生態建設的新成效,更好地滿足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態環境的需要。”他說,黑臭水體治理是一項長期工程,要繼續緊盯源頭,加大截污力度,做到不反彈、不新冒;加強清淤,合理制定清淤周期,保證水體質量;增強水動力,高水高排,加大水體交換,切實做到持續治理、徹底治理,造福廣大市民。

當前經濟發展面臨困難壓力,我省企業如何積極應對、轉型升級、化危為機,這是于偉國一直關注的。于偉國走進福耀模具科技有限公司,了解企業技術研發和經營發展情況,與部分企業家代表座談交流。來自福耀、恒申、星網銳捷、瑞芯、海欣、東百等企業的主要負責人交流了對當前經濟形勢的研判和企業應對的舉措,就加強自主創新、推動轉型升級、拓寬融資渠道、降低運營成本、加快人才引進、營造良好營商環境等提出了意見建議。“大家雖然來自不同的行業,但是你們堅守主業、拼搏奮斗、聚力發展的精神是一樣的。”于偉國說,我們要加強前瞻性的預判,未雨綢繆、提前應對,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加快經濟結構優化升級,提高科技創新能力,深化改革開放,集中精力做好自己的事情。他要求,全省各級黨委政府要進一步提高辦事效率、優化管理服務、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進一步提高人才政策的精準度,進一步營造有利于創新創業創造的良好發展環境,幫助企業爬坡過坎、解決發展難題,共同推進高質量發展。

省領導王寧、張志南參加調研。(記者 蘭鋒 周琳)

[責任編輯:黃如萍]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