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售“打折”欠條你會買嗎?律師:暗藏多種風險

2019-07-04 11:51:10 來源: 福州晚報

0瀏覽 評論0

一張寫著金額為10萬元的欠條,在二手交易平臺上以39999元的價格轉讓,你會不會買?近期部分福州市民發現,有人在二手交易平臺上折價轉讓欠條,而且真有人購買。

對此,律師表示,轉讓的欠條都存在催收難的問題,且欠條需要鑒定真實性、合法性,普通民眾難以判斷此類產品的風險,建議謹慎對待。

二手平臺:

昨日,記者在某知名二手交易平臺上看到,一名IP地址為福州的用戶發布了一條轉讓信息,內容為幾張寫著欠款10萬元的欠條的照片,還有折價39999元轉讓的信息。這名用戶表示:“欠條信息明確,在法院有備案。由于債權人工作太忙沒時間追債,現處理轉讓,有實力的催收和律師來撿,非誠勿擾。本交易僅支持自提,當面交易。”

記者搜索發現,該平臺上此類欠條轉讓的交易信息不少,涉及福州、泉州、廈門、漳州等地。由于欠條的特殊性,不少發布者都表示,省內的下家來接手最好。欠條的類型也是五花八門,但基本上以私人欠款和公司欠款為主,有的已經有法院的裁判文書,有的則注明“有明確證據及對方詳細信息及親屬信息,需要的私聊”。

記者查詢發現,一條今年5月底發布的欠條轉讓信息中原來有兩張欠條,發布者近日表示“有一張已經有人要了”。

律師:

那么,欠條可以轉讓嗎?值得入手嗎?

福建中美律師事務所的林律師表示,轉賣(轉讓)欠條、借條的本質,可以視為債權轉讓,只要該債權是真實的、確定的,債權轉讓行為是受合同法保護的,不過,這并不意味著市民可以輕松購買網上轉讓的欠條(借條)。

“我們看到,這些欠條的折價率很高。為什么呢?這既是很大的誘惑,也是很大的坑。”林律師表示,欠條轉讓存在兩個問題,一個是大家都知道的催收難問題,另一個則是欠條(借條)的真實性、合法性問題。

記者發現,幾乎所有掛出來轉讓的欠條,在描述中都寫著“沒空去催討”,其實潛臺詞就是“難以催討”。對此,林律師表示,很多人購買欠條(借條)后想過法院立案來執行,但有難度,因為司法資源有限,且很多欠條(借條)證據的穩定性也不夠。此外,很多欠條(借條)的仲裁執行價格很高,且民間借貸還有很多操作是不合規的,在司法上很難被認可。最麻煩的是,如果欠條(借條)涉及高利貸等問題,那就非常危險了,建議接手借條(欠條)的主體為個人,因為國家明確禁止設立討債公司。

對于購買欠條(借條)的受讓方而言,應當注意債務的真實性問題,如是否有款項支付憑證、借款人簽名的真實性等。而對于無銀行流水的借款現金交易行為,受讓方應當慎重并做好盡職調查工作,注意存在虛假訴訟的法律風險。

因此,考慮到存在的諸多風險,雖然欠條(借條)可以轉讓,但不建議隨便在二手交易平臺上接受轉讓。(福州晚報記者 江海)

[責任編輯:黃如萍]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