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年輕人感受閩南話魅力 廈門思明區多渠道傳承本土語言
2019-05-28 21:48:17 來源: 廈門晚報
0瀏覽 評論0條
-廈門晚報閩南話公益培訓營閩南話角活動。
因為缺乏語言環境,有不少孩子聽不懂、說不出閩南話。思明區政協委員建議在公共環境開展宣傳、在社區書院開展相關課程,舉辦活動營造氛圍,吸引更多人喜歡并學習閩南話。
會講閩南話的家長要培養孩子聽說的興趣
學語言,需要氛圍。思明區政協常委呂韶風認為,會講閩南話的家長應該有意識地和孩子說閩南話,培養孩子聽、說閩南話的興趣。
思明區政協委員葉永泉說,閩南話校本課程正在被弱化,學校應當重視,要保證閩南話相關課程,同時在辦學理念中也應當考慮閩南文化對教育的意義。此外,在幼兒園日常教學中,也可以通過閩南話角色游戲讓孩子了解本土生活,進行基礎的文化教育。
“不教而教”影響新廈門人
原市文化局局長彭一萬說,中青年是傳承的中堅力量,不少學校老師會原創閩南話歌曲,閩南話師資緊缺,應該投入資金培訓。
呂韶風說,閩南話的師資不一定局限在單純的閩南話老師中,其實在地方文化中有很多很好的師資,比如教南音的老師。她建議擴大閩南話的受眾面。葉永泉則建議激發廈門本地人的熱情,影響新廈門人,實現“不教而教”。
建議將閩南話納入相關考試
彭一萬建議發揮閩南文化研究會、閩南音樂交流會等社團的作用,加強兩岸閩南話交流。充分利用公共空間,如電視、廣播、街頭廣告等,讓更多人接觸到閩南話。還可以將科技創新和文化創新相結合,以年輕人喜歡的形式,感受閩南話的魅力。
葉永泉認為,可以考慮將閩南話考試納入部分一線公務員考試或社區工作者的考試。此外,社區書院也可以開展閩南話相關的活動,如讓年輕人唱閩南話歌曲等。(廈門晚報 文/記者 戴懿 圖/陳瑩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