廈門創新創業園累計引進企業超2000家 在孵企業超1000家

2019-05-21 16:20:05 來源: 廈門日報

0瀏覽 評論0

廈門創新創業園,中小企業的“創工場”。自獲批國家小型微型企業創業創新示范基地以來,廈門創新創業園按照“專業化、品牌化、國際化”發展路徑,努力營造有利于創新創業創造的良好環境,加快優質中小微企業培育孵化,推動創新創業向縱深開展,為招商引資夯實實體經濟基礎。

截至目前,廈門創新創業園累計引進企業超2000家,在孵企業超1000家。其中,上市公司7家,“新三板”掛牌企業25家,年產值超億元企業有32家,規上企業達150家。在高新區“人才帶動”發展戰略下,已累計引進海內外科技創業人才2000多人。

降低創新成本 激活創新之源

“新材料產品研發周期長,投入大,有些高端研發設備動輒上百萬元,火炬石墨烯新材料公共技術服務平臺為我們提供家門口的技術服務,對企業降低研發成本很有幫助。”在廈門創新創業園開啟“創業夢”的捌斗新材料創始人許超對園區厚植創新沃土深有感觸。

自去年5月揭牌以來,火炬石墨烯新材料公共技術服務平臺一期、二期陸續投入使用,截至目前已為省內多家企業、高校院所提供近500項次的檢測服務。

火炬石墨烯新材料公共技術服務平臺,恰是廈門創新創業園降低創新成本、激活創新之源的生動寫照。通過引進、自建、共建等措施,廈門創新創業園已搭建國家半導體發光器件(LED)應用產品質量監督檢驗中心、廈門市科學儀器設備資源共享平臺、火炬石墨烯新材料公共技術服務平臺等多個不同類別的研發服務平臺與檢測機構,同時,園區先后引進5家第三方檢驗和測試公司。

廈門創新創業園負責建設和運營的廈門市科學儀器設備資源共享平臺,有效降低了中小企業的研發測試費用。去年,廈門創新創業園推動廈門市科學儀器設備資源共享平臺與國家科技部重大科研基礎設施和大型科研儀器國家網絡管理平臺對接,推動發布《廈門市科學儀器共享管理辦法》(2018版)。目前,該平臺成員單位183家,設備金額超10億元,累計為企業解決超兩萬項分析測試認證任務。

瞄準千億產業,強化專業孵化

專業孵化器,已成為火炬高新區產業集聚發展的新引擎。圍繞火炬高新區打造千億產業鏈群的目標,廈門創新創業園著力建設石墨烯、物聯網、海洋、光電四個專業孵化器,其中,石墨烯、物聯網、海洋等三個專業孵化器被認定為廈門市科技企業孵化器。

經過一年的發展,火炬石墨烯新材料專業孵化器已成為石墨烯產業集聚的“強磁場”。目前,該孵化器已累計引進石墨烯項目30多個,進入產業化階段企業占全省50%以上,引領福建省石墨烯產業發展,打造我省“兩核三區”的示范龍頭。

完善孵化鏈條,推進物聯網產業發展。廈門創新創業園設立廈門火炬物聯網孵化器有限公司,啟動運營“智聯工坊”眾創空間,正積極打造ONENET物聯網開放實驗室、兩岸無線傳輸實驗室,目前已累計引進孵化物聯網項目20多個。

匯集創新資源推進協同創新

搭平臺,把海外高層次人才和創新項目“引進來”,是廈門創新創業園推進高質量發展的關鍵一招。近年來,廈門創新創業園通過與瀚海硅谷科技園合作,建設中國廈門市火炬高新區海外離岸創新基地(硅谷)。依托瀚海在硅谷的園區載體與生態體系,已連續舉辦兩屆“中國廈門海外(美國硅谷)創業大賽”,推動廈門火炬高新區國際化發展戰略規劃進程。

為緩解中小微企業融資難、融資貴問題,廈門創新創業園聯合投資機構、銀行等第三方服務機構共同打造“廈門創融匯”,通過聯合各類股權投資機構、銀行擔保、券商、律所、會計師事務所等各類融資服務機構,建立為廈門地區的中小微創新創業企業提供全方位科技金融服務的平臺。經過三年的發展,目前加入的各類機構已達250多家,500多位機構負責人加入,逐漸形成一個合作共贏、資源共享的良好體系,成為廈門地區最活躍的投融資服務組織之一。

發揮對臺優勢,彰顯對臺特色。廈門創新創業園積極落實有關政策,打造臺灣青年團隊負責運營和管理的“臺智青創”眾創空間,并增設臺灣青年創業服務站,支持臺灣創業者來廈就業創業。近三年累計引進臺胞創業企業75家,創業、就業臺胞約130人。(廈門日報記者林露虹通訊員郭文晨)

[責任編輯:黃如萍]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