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15年來霾日最少!《廈門市2018年氣候公報》出爐

2019-03-19 09:40:02 來源: 海峽導報

0瀏覽 評論0

去年廈門霾日數僅有兩天,是近15年來霾日最少的年份。昨日,市氣象局發布《廈門市2018年氣候公報》指出,去年廈門災害性天氣的影響整體較弱,氣候屬較好年景。

數據顯示城市環境改善

去年霾天氣只有兩天,發生在1月1日和2月4日,比常年均值少18天。這是在全年降雨量顯著偏少、日照時長偏多的情況下發生的,更顯可貴。近年來,廈門的霾日數一直表現出明顯減少的特征。專家認為,這與我市長期不遺余力地開展生態文明建設密不可分。

另一項統計也能反映出城市環境的改善——去年城市熱島效應控制在較弱程度。秋冬季和春季廈門各區都沒有出現熱島效應,夏季各區只出現弱熱島效應。專家指出,在城市化程度高、人口車輛密度大的不利因素影響下,城市熱島效應能控制在較弱程度,說明廈門的生態環境保護和城市園林綠地及林地建設發揮了積極作用。

干旱日數多氣溫還偏高

去年廈門島內降水量顯著偏少,只有1049毫米,比常年偏少286.8毫米,即兩成多。島內降雨日數為104天,比常年少14天。全年累計氣象干旱日數達78天,旱情集中發生在春夏季,其中3月21日至5月5日出現春季中旱,6月25日至7月31日出現夏季中旱。

降雨少,日照就多。去年島內日照時數為2233.5小時,比常年(1877.5小時)多了356.0小時,屬異常偏多,是1981年以來日照時數最多的年份。

不僅降雨少,天氣還熱。去年廈門島內外年平均氣溫分別為21.8℃和22.8℃,分別比常年高1.1℃和1.4℃,其中島內屬顯著偏高,島外屬異常偏高。高溫日數也比常年多:島內高溫日數為11天,比常年多6天;島外高溫日數30天,比常年多20天,其中7月26日至8月13日的19天中,有17天為高溫日,出現持續性高溫天氣過程。

●去年的氣象新紀錄

島外平均氣溫22.8℃,比常年偏高1.4℃,與2017年并列第1名,屬異常偏高。

雨季(5月至6月)廈門島內外平均氣溫分別為26.4℃和27.2℃,屬異常偏高,打破歷史同期紀錄。

春雨季(3月至4月)廈門島內日照時數異常偏多,達398.3小時,比常年偏多183.1小時,打破歷史同期紀錄。

1月6日至9日,出現罕見冬季暴雨,廈門本站日降水量達57.8毫米,突破歷史同期紀錄。這也是有氣象觀測記錄以來1月份首次出現暴雨日。

5月7日,南部沿海一線出現強降水過程。位于思明區的國家會計學院站雨下得最猛,累計雨量達到276.5毫米。這場雨強度驚人,3小時最大降雨達274毫米,1小時最大降雨達107毫米,均超過百年一遇降水強度等級。

●去年最熱最冷的地方

7月31日,集美水土保持站出現極端最高氣溫,達40.2℃。

2月6日,同安軍營村出現極端最低氣溫,低至-3.0℃。

[責任編輯:黃如萍]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