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深化環評領域“放管服”改革 助力“春季攻堅行動”

2019-02-25 07:57:46 來源: 泉州晚報

0瀏覽 評論0

(泉州晚報記者謝曦 通訊員謝榮洹)“‘放管服’改革之后,項目環評審批每個環節都有了明確的時間節點,審批大大提速了。”近日,林德中化(泉州)氣體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梁建國對記者感慨地說。

不久前,梁建國在市生態環境局審批窗口辦結了他所在公司新建項目的環評審批行政許可事項,順利拿到批文。“我們的項目環評文件報批以后,審批科就充分利用10個工作日的法定公示期組織開展專家技術審查,督促我們和環評報告編制單位按照專家意見及時修改環評文件。”他說,報批稿正式提交后,僅用2個工作日就完成了項目審批流程,比原定5個工作日減少3天。

近年來,市生態環境局持續貫徹落實“放管服”改革要求,制定了《行政審批和服務事項審查工作細則》等一系列文件,加強環評中介機構管理,進一步優化環評審批服務,壓縮和規范審批自由裁量權,在守住生態環保紅線的同時,妥善處理好建設和環保的關系,助力推進重大項目建設,為高質量發展落實趕超提供保障。

“審批再提速方面,我們實現了對重點項目在承諾時限內,服務時限再減半。”據市生態環境局審批科負責人介紹,為服務項目攻堅,市生態環境局積極挖掘潛力,不僅利用項目受理后的法定公示期組織專家現場踏勘,召開專家技術審查會,在環評技術審查過程中還全面負責專家抽取、專家踏勘現場行程安排、會場布置、專家住宿、與會人員接洽等,全方位做好評審工作,為企業環評審查會提供一條龍“保姆式”服務,減輕項目建設單位工作負擔。

值得一提的是,為助力全市“春季攻堅行動”,市生態環境局還對2019年635個重點項目進行了認真梳理分類,加強分級分類指導。一方面,根據項目具體建設內容及規模,分清項目環評審批權限,將年度重點項目按省部級審批、市本級審批及縣級審批進行歸類,以利于建設單位報批。另一方面,通過調查摸底,按已完成審批、已委托環評、未委托環評等幾種情況標明項目環評進度,以利于審批部門做好跟蹤服務。同時,要求各地生態環境部門為重點項目開辟環保審批綠色通道,主動對接建設單位、提供服務指導,保障重點項目順利落地。

[責任編輯:林春婷]

相關閱讀